簇毛麦3V染色体在不同小麦遗传背景下的传递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洁
作者: 张洁;蒋云;郭元林;王颖;杨燕;李小燕;邓自圆;邓光兵;宣朴;龙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簇毛麦;3V染色体;传递率;染色体结构变异;条锈抗性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355-13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前期创制了一份高抗小麦条锈病的新型中国春(CS)-簇毛麦3V(3D)代换系CD-3,并将该条锈抗性初步定位于簇毛麦3V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索簇毛麦3V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传递特性,对其育种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将CD-3与地方小麦品种开县罗汉麦(KL)和推广小麦品种川麦42(CM42)分别进行正反交,F1杂种自交后获得F2群体。随后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了F2群体3V的传递行为并调查了F2植株的条锈抗性。结果显示:(1)4个组合中(CD-3/KL、KL/CD-3、CD-3/CM42和CM42/CD-3)F2 3V传递率为20.45%~34.94%,都极显著低于理论值(75%),组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3V传递率在CM42和KL背景中传递率较低,且二者遗传背景对其传递率无影响。(2)组合CD-3/CM42 3V的结构变异频率最高,与组合CD-3/KL和CM42/CD-3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遗传背景对染色体结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3)4个组合中,携带2条3V的植株均有较好的条锈抗性,携带1条3V的植株则表现感病或中抗,与亲本CM42或KL抗性一致,表明3V上的条锈抗性基因能在CM42和KL两种不同的遗传背景中能正常表达。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该条锈抗性基因提供了遗传信息,为小麦改良提供了材料基础。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簇毛麦易位系6VS-6AL中6VS的遗传传递及其所携Pm21基因的 …. 刘金元,向齐军. 1999
[2]辐射诱导荆州黑麦染色体1R结构变异的研究. 王从磊,庄丽芳,亓增军. 2012
[3]六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麦杂交后代中染色体遗传与结构变异鉴定. 杨漫宇,姚方杰,杨足君,杨恩年. 2024
[4]济麦系列小麦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 宫文萍,李光蓉,韩冉,宋健民,李豪圣,刘爱峰,曹新有,杨足君,刘成,赵振东,刘建军. 2016
[5]寡聚核苷酸FISH在鉴定小麦-单芒山羊草种质中的应用. 宫文萍,李建波,李豪圣,宋健民,刘爱峰,曹新有,韩冉,程敦公,赵振东,杨足君,刘成,刘建军. 2017
[6]利用含5BS·7BS/5BL·7BL易位的重组自交系创制小麦染色体结构变异新材料. 杨漫宇,王琴,唐宗祥,杨恩年. 2021
[7]四倍体小麦背景中长穗偃麦草E染色体传递特征. 李海凤,刘慧萍,戴毅,黄帅,张军,高勇,陈建民. 2016
[8]陆地棉三体的诱发、鉴定、研究和利用——Ⅱ.额外染色体的传递及四体的分离. 胡保民,张天真,潘家驹. 1996
[9]小麦背景中簇毛麦6V染色体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 马渐新,周荣华,贾继增,董玉琛. 1999
[10]2Ai-2染色体在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代换背景中的遗传. 张悦,林志珊,曹保久,郭义强,王美蛟,叶兴国,辛志勇,徐琼芳,郭世华. 2009
[11]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系的高效诱导. 曹亚萍,别同德,陈佩度,范绍强,周元成,张姝敏. 2011
[12]小麦-簇毛麦新种质山农05078的鉴定(简报). 刘海燕,何方,王金平,西廷业,王洪刚,李兴锋. 2008
[13]基于EST-PCR的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及应用. 曹亚萍,曹爱忠,王秀娥,陈佩度. 2009
[14]普通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系的选育与鉴定. 曹亚萍,陈佩度. 2008
[15]小麦-簇毛麦种质系‘山农030713’的细胞学和SSR鉴定. 张志雯,陈于和,王黎明,李兴锋,王洪刚. 2006
[16]小麦条锈病新抗源的抗谱鉴定初析. 刘大钧,齐莉莉,周波,张守忠,盛宝钦,段霞瑜,王保通,金欣藻,刘正德,黄光明,蒋滨. 2001
[17]簇毛麦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利用. 张立异,朱文华,谢水仙. 1998
[18]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832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细胞学鉴定. 卢涛,杨艳,徐志,马东方,尹军良. 2021
[19]幼胚培养创造2抗白粉病簇毛麦6VS端体. 李辉,陈孝. 2002
[20]簇毛麦和中间偃麦草rRNA基因位点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裴自友,袁文业,孙善澄,孙玉,富田因则,安室喜正.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森林转化为茶园及其管理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和调控机制初探
作者:黄福印;张少博;胡强;罗莹;董雅洁;张洁;李鑫;付建玉;王华森;颜鹏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库;氮库;茶园;肥料管理;真菌微生物群落
-
加工兼鲜食型优质甘薯品种"徐紫3号"山地栽培密度试验
作者:谢家华;康桂辉;周进华;徐宁生;张磊;王颖;杨万林
关键词:甘薯;种植密度;形态特征;生育时期;栽培密度试验
-
茶叶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颜鹏;胡强;冷杨;董雅洁;黄福印;罗莹;张洁;李征珍;张少博;付建玉;李鑫
关键词:“双碳”战略;茶叶;碳足迹;碳排放;碳清除
-
粉红螺旋聚孢霉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张洁;宋雅静;夏明聪;耿书宝;孙润红;徐文;张婧桦;武超;杨丽荣
关键词:粉红螺旋聚孢霉;微胶囊;南方根结线虫;货架期;抗逆性
-
藜麦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赖运平;王智强;刘思怡;蒋云;韦献雅;向达兵;曾子入;蒋文静;邹亮
关键词:藜麦;单株产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
-
贵州省夏秋甘蓝栽培技术及品种市场需求分析
作者:张洁;张德军;蔡霞;孟平红;郭惊涛
关键词:夏秋甘蓝;栽培技术;品种
-
用于非洲马瘟病毒核酸检测的假病毒阳性对照品的制备
作者:杨燕;胡哲;郭奎;张泽楠;王晓钧
关键词:非洲马瘟病毒(AHSV);VP7基因;假病毒;阳性对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