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野生油菜芥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永菊

作者: 黄永菊;李云昌;陈军;胡琼;陈跃华;王长海;钱秀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新疆野生油菜;芥酸;遗传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1999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新疆野生油菜高、低芥酸杂交组合正反交F1、F2、回交一代及相应的杂交亲本种子中芥酸的测定,分析了新疆野生油菜芥酸的遗传。结果表明,新疆野生油菜芥酸含量受两对加性基因控制,每个芥酸基因控制的芥酸量为5%左右。

分类号: S565.403.2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 2001

[2]油菜芥酸含量的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陈莹. 1995

[3]新疆野生油菜无菌苗的无性繁殖研究. 孙慧慧,闫晓红,王力军,叶永忠,魏文辉. 2010

[4]甘蓝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属间杂种的获得与分子鉴定. 伍晓明,许鲲,王汉中,郑普英,陈碧云,李响枝. 2002

[5]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的遗传分化及系统演化研究. 伍晓明,许鲲,王汉中,郑普英,陈碧云,宋运淳. 2001

[6]甘蓝型油菜新型恢复系Nsa恢1及其后代的GISH分析. 黄进勇,胡琼,魏文辉,王力军,闫晓红,向瑞勇,王清坤. 2008

[7]新疆野生油菜BAC文库的构建. 薄存沛,闫晓红,徐有明,胡琼,伍晓明,魏文辉. 2010

[8]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二体异附加系BAC文库的构建. 陈书元,晁金泉,徐有明,王太霞,闫晓红,王力军,胡琼,魏文辉. 2008

[9]云南省芥菜型油菜高芥酸、高芳香油、高蛋白的开发利用. 苏振喜,邱怀珊. 1997

[10]油研七号与秦油二号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程尚明,张瑞茂,赵继献,王华,陈大伦. 2000

[11]甘兰型油菜品质性状的变化与抗(耐)菌核病的关系. 袁德奎,高维洁,杨葳,陈雪妮. 1993

[12]栽培种花生FAE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张欣,孙全喜,吴琪,王秀贞,胡东青,唐月异,王志伟,宋国生,徐建志,殷冬梅,王传堂. 2018

[13]近红外(NIRS)技术分析小样品油菜籽芥酸和含油量的应用研究. 杨翠玲,赵兴忠,陈文杰,田建华,李殿荣. 2007

[14]花生自然风干种子芥酸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构建. 张欣,唐月异,胡东青,王秀贞,吴琪,孙全喜,王志伟,宋国生,石程仁,殷冬梅,王传堂. 2018

[15]绵油系列高芥酸油菜品种的选育与应用(英文). 汤天泽,范其新,蒙大庆,李芝凡,李迎春,张体刚. 2017

[16]植物油脂中脂肪酸成分改良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王鹏,淮东欣,盖江涛. 2015

[17]近红外光谱法在测定油菜籽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中的应用. 高建芹,张洁夫,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2007

[18]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豫油2号的选育. 宋文光,张书芬,文雁成,任乐见. 1991

[19]油菜芥酸硫甙定量速测仪研制及应用. 李培武,孟子园,张文,杨湄,仝乘风,李光明,周霞,吴渝,谢立华,汪雪芳,丁小霞,中岛一成,押川雄孝,安达武史. 2003

[20]高低芥酸油菜品种发育籽粒脂肪酸积累模式的研究. 韩长仁,蒙大庆,汤天泽,李芝凡,范其新,李迎春,谢卓霖.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