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广东分离株Bm126基因编码基序RGD的功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郝碧芳[1

作者: 郝碧芳[1;程晨;梁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杆状病毒;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点突变;orf126基因;RGD基序;多角体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5 年 41 卷 02 期

页码: 286-2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杆状病毒因专一感染昆虫而作为治理农林害虫的生物农药以及作为表达载体在生物医药产业得到广泛应用。前期研究发现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中国广东分离株(Bm NPV-GD)的orf126基因(Bm126)包含一个编码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的基序。采用点突变技术构建RGD编码基序突变的转移载体,利用Bm NPV Bac-to-Bac系统转座获得重组bacmid,通过转染Bm 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分析突变病毒在感染细胞后期的多角体产量变化,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进一步应用RGD竞争性多肽Cyclo[RGDf-N(Me)V-]分析突变病毒多角体产量的变化,以此探究Bm NPV Bm126编码的RGD基序是否在病毒感染增殖中发挥作用。经t检验统计表明突变病毒感染Bm N细胞后产生的多角体数量与对照病毒没有显著性差异,Cyclo[RGDf-N(Me)V-]处理结果也显示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表明Bm NPV-GD Bm126基因编码的RGD基序可能不是直接参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而是辅助病毒的其他因子与宿主细胞互作。

分类号: S884.51

  • 相关文献

[1]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陕西株)orf126基因的表达及与几丁质的体外结合实验. 郝碧芳,陈宏. 2010

[2]基于BmNPV DNA聚合酶基因对昆虫杆状病毒系统进化的分析. 龙向阳,易咏竹. 2009

[3]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作为微晶的研究进展. 郭忠建,田婷,董现云,唐旭东. 2018

[4]RGD基序邻近氨基酸突变对口蹄疫病毒O/JC/2010株毒力的影响. 况文东,白兴文,李平花,祁国财,包慧芳,卢曾军,孙普,谢宝霞,郝晓芳,刘在新. 2012

[5]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实时分析RGD基序与整联蛋白的相互作用. 李鹏飞,龚真莉,杜晓华,蒋韬. 2021

[6]滩羊OB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关联性的研究. 李靖,马青,李颖康,马丽娜,王锦,刘顺德,王瑞雪. 2016

[7]NS1蛋白点突变对猪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影响. 刘雷,程靖华,石迎,陶洁,李本强,刘惠莉. 2020

[8]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US3基因失活株的构建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吕家轩,张传健,侯继波,费荣梅,王继春. 2020

[9]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棉铃虫para型钠离子通道基因的部分序列测定与突变. 徐广,谭维嘉,吴孔明,郭予元. 2004

[10]荠菜对苯磺隆抗药性分子机理初探. 王贵启,李香菊,王建平,曹洪玉,牛宏波. 2011

[11]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突变体M9的遗传和基因克隆. 胡茂龙,浦惠明,高建芹,龙卫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 2012

[12]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变异抗药性机制研究. 曲明静,许新军,韩召军,姜晓静. 2007

[1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末端序列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谭菲菲,韦祖樟,孙志,庄金山,袁世山. 2009

[14]利用重建祖先基因方法研究连续诱导培养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抗药性突变的规律. 魏甜甜,白华,李靖冉,胡明,齐静,袁首道,张乐萃,刘玉庆. 2012

[15]嗜热自养甲烷杆菌二硫键异构酶活性位点特征. 刘松娇,谢红卫,毛立晖,刘聪,韦海波,吴雨辰,余扬帆,丁霞. 2017

[16]利用DNAshuffling技术鉴定草甘膦N-乙酰转移酶抗性相关位点. 金丹,陈明,马瑞强,杨志荣,陈建. 2007

[17]芒果炭疽病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与多菌灵抗药性发生的关系. 詹儒林,郑服丛. 2004

[18]野生H7N9流感病毒与H7N9/PR8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曲志远,王增,马树杰,孔晖晖,施建忠,曾显营,陈化兰. 2017

[19]番木瓜eIF4E突变基因的构建. 张东东,言普,沈文涛,黎小瑛,周鹏. 2012

[20]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真核表达载体pVTSOL18m的构建. 胡志敏,扈荣良,郑亚东,骆学农,景志忠,岳城,才学鹏.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