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i和取食不同品种水稻后白背飞虱多铜氧化酶4基因的表达差异及生物学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浩康

作者: 贾浩康;刘玉娣;侯茂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背飞虱;唾液;多铜氧化酶4;RNAi;显微注射法;饲喂法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1351-13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RNAi及取食不同品种水稻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多铜氧化酶4(multicopper oxidase 4, MCO4)基因的表达差异和生物学效应,以期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方法分析白背飞虱MCO4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利用RNAi技术沉默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MCO4基因,检测显微注射法和饲喂法的沉默效率,研究该基因被干扰后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存活率的影响;白背飞虱成虫取食不同抗性水稻品种24 h后,采用RT-qPCR检测其体内MCO4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统计其体重。【结果】白背飞虱MCO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全长为2 166 bp,编码721个氨基酸。显微注射法进行MCO4基因的RNAi可成功沉默白背飞虱的MCO4基因,且沉默效率远高于饲喂法。MCO4基因被RNAi沉默后白背飞虱3龄若虫存活率显著低于正常若虫的。与取食水稻感虫品种TN1相比,取食水稻抗虫品种IR26的成虫MCO4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且成虫体重显著降低。【结论】显微注射法可以更好地干扰白背飞虱MC04基因的表达。沉默MCO4基因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我们推测MCO4基因在白背飞虱取食水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类号: S435.112

  • 相关文献

[1]二化螟碱性神经酰胺酶和中性鞘磷脂酶基因RNA干扰技术体系的优化. 孙娜,杨琼,韩阳春,张茹,王利华,方继朝. 2018

[2]西花蓟马不同RNA干扰技术比较研究. 李恒,周知恩,陈勇,陆承聪,张祥琴,王谅,陈艺欣,田厚军,林硕,张洁,游泳,魏辉. 2019

[3]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毒力生测方法比较研究. 关兵兵,张军,徐文静,李启云. 2014

[4]转基因技术及在狐貉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徐超,赵家平,曹新燕,鲍坤,宋兴超,孙伟丽,李光玉. 2012

[5]六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凹唇壁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袁锐,李丽莉,李超,夏小菊,郑礼,于毅,门兴元. 2018

[6]光周期对奶山羊性激素分泌的影响. 张聪,陆乃升,姜雪元,雷胡龙,陆扬,夏东. 2018

[7]动物体类固醇激素非损伤性测定的应用. 苟娜娜,焦建鑫,黄梅,尚占环. 2020

[8]麦蚜唾液诱导小麦抗虫机制研究. 陈巨莲,程登发,孙京瑞. 2008

[9]母牛不同发情阶段睡液化合物的比较分析. 董智豪,时玉新,郭冠华,原开敏,修豪宇,汪超,白俊艳,王栋. 2023

[10]奶水牛发情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余洲,杨柏高,张航,徐茜,张培培,冯肖艺,曹建华,牛一凡,杜卫华,郝海生,朱化彬,阿布力孜·吾斯曼,赵学明. 2023

[11]燕麦草日粮粒度对荷斯坦奶牛咀嚼活动和唾液分泌的影响分析. 魏大为,张久盘,陈彩锦. 2018

[1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绵羊唾液中14种β-受体激动剂. 李阳,苏晓鸥,王瑞国,王培龙,张维,程劼. 2013

[13]山羊脾虚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 郑继方,瞿自明. 1993

[14]褐飞虱成虫唾液细菌蛋白的鉴定. 邓瑶,刘玉娣,侯茂林. 2017

[15]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水牛唾液和血清中的发情标志物. 余洲,杨柏高,李崇阳,曹建华,牛一凡,覃广胜,王旭光,万鹏程,梁淦,赵学明,阿布力孜·吾斯曼. 2024

[16]不同发情阶段水牛唾液的DIA定量蛋白组学分析. 余洲,杨柏高,李崇阳,张培培,曹建华,牛一凡,覃广胜,赵学明. 2024

[17]马铃薯Y病毒CP基因RNAi载体构建与干涉效果测定. 李奇科,陶刚,邱又彬,邱礽,迟胜起,朱英,刘作易. 2009

[18]干扰环阿乔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对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赵寿经,安岩,孟洋,何沐阳,曲庆玲,郝东云. 2014

[19]DHAR与草莓AsA积累关系及DHAR RNAi遗传转化研究. 张丙秀,李柱刚,高媛,刘丹,高庆玉. 2012

[20]飞蝗表皮蛋白Obstructor家族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基于RNAi的功能分析. 王燕,李大琪,刘晓健,李涛,马恩波,范仁俊,张建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