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兴安岭凋落物的绿僵菌及其相近菌属真菌的生物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思禹

作者: 高思禹;郑旭;岳群;张李香;徐利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僵菌;杀虫活性;抑菌活性;双斑萤叶甲;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9-27,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绿僵菌Metarhizium及其相近菌属真菌的生物活性,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来自大兴安岭凋落物的肉色基思菌Keithomyces carneus(曾用名:肉色绿僵菌M.carneum)与马氏马昆德菌Marquandomyces marquandii(曾用名马昆德绿僵菌M.marquandii)以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它们对3种害虫、4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杀虫活性测定表明,肉色基思菌与马氏马昆德菌对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具有侵染能力,为非寄主专化型真菌。抑菌活性测定表明,肉色基思菌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等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本研究揭示了3种供试真菌具有防治双斑萤叶甲的潜力,也发现了肉色基思菌与马氏马昆德菌的生防潜力,为它们进一步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

分类号: S476.12

  • 相关文献

[1]1H-1;2;4-三唑-5-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杀虫、抑菌活性. 杨冬燕,车传亮,马永强,芮昌辉,闫晓静,覃兆海. 2016

[2]抑菌霉素A17对12种病原真菌及3种害虫的生物活性. 林壁润,胡珍娣,徐汉虹,谢双大,沈会芳,江学斌. 2006

[3]马缨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苟亚峰,谬应林,孙世伟,桑利伟. 2009

[4]1H-1,2,4-三唑-5-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杀虫、抑菌活性. 杨冬燕,车传亮,马永强,芮昌辉,闫晓静,覃兆海. 2016

[5]深圳高尔夫球场草坪蛴螬发生及其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李存焕,农向群,岳存涛,张国华,张泽华. 2009

[6]4种生物制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 高丽娟,任美凤,董晋明,高晓云,陆俊姣. 2020

[7]18种化学农药与绿僵菌相容性研究. 农向群,张泽华,王广君. 2012

[8]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控制作用研究. 张泽华,张礼生,丁伟. 2006

[9]真菌防治蝗虫研究进展. 农向群,闫多子,蔡霓,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2021

[10]绿僵菌防治蛴螬的应用研究进展. 龙秀珍,曾宪儒,韦德卫,曾涛. 2013

[11]绿僵菌田间流行及其与寄生蝇对蝗虫控制的调查. 高松,农向群,丛斌,张泽华,孙大勇. 2011

[12]应用绿僵菜油剂防治内蒙草原蝗虫的效果. 张泽华,张卓然. 2000

[13]入侵害虫椰心叶甲的研究进展. 吕宝乾,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杜予州. 2012

[14]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 高松,张泽华,张刚应,王扬. 2000

[15]绿僵菌药后草原蝗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研究. 张泽华,高松,农向群,王广君. 2008

[16]椰心叶甲的生物防治. 苏震,邓柳红,易小平,肖苏生,张春发. 2009

[17]绿僵菌与椰甲截脉姬小蜂对椰心叶甲的协同控制作用. 王广君,农向群,高松,覃伟权,李洪,张泽华. 2010

[18]蚜虫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褐飞虱的杀虫活性初探. 牛洪涛,郭慧芳,李永腾,刘宝生. 2015

[19]昆虫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刘艳荷,方继朝,郭慧芳. 2008

[20]利迪链霉菌K2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及抑菌物质鉴定. 鲁妍璇,曹毅,李博雅,吕朝阳,谢家贝,张克诚,葛蓓孛,冉隆贤.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