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恩施州鹤峰县茶叶上的蓟马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宇
作者: 李晓宇;江爱兵;曹春霞;华登科;杨丹;黄大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棍蓟马;DNA条形码技术;COI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20 年 008 期
页码: 19-23,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进一步确定湖北恩施地区茶园蓟马的种类,本文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该地区茶叶上的蓟马进行鉴定,通过COI基因的通用引物,扩增mtDNA COI基因并测序、比对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茶园中的蓟马与茶棍蓟马mtDNA COI(NC037839.1)相似度达100%,为茶棍蓟马,系统发育树表明茶棍蓟马的mtDNA COI基因与豆喙蓟马在同一个进化枝上,其bootstrap值为75%.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DNA条形码技术在小花蝽属昆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胡泽章,孙猛,吕兵,段敏,翟一凡,陈浩,郑礼,于毅. 2017
[2]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茶黑刺粉虱的鉴定与分析. 张莉,李帅,张金峰,王威锐,孟泽洪. 2022
[3]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河南省夏季重要实蝇害虫分子鉴定. 赵岩,韩世平,丁华锋,毛红彦,王震,刘建平,张金勇,李志红. 2019
[4]DNA条形码技术对重大潜在入侵害虫大洋臀纹粉蚧的鉴定有效性研究. 周培,田虎,万方浩,张桂芬. 2016
[5]微生物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英,陈小玲. 2015
[6]南海鸢乌贼微型群体的摄食习性研究. 龚玉艳,孔啸兰,杨玉滔,詹凤娉,张鹏,江艳娥,陈作志. 2018
[7]广西崇左发现一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性天敌-日本追寄蝇. 高祖鹏,唐照磊,郭井菲,何康来,王振营. 2021
[8]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乌苏里江中下游漂流性鱼卵鉴定. 唐富江,王继隆,那荣滨,刘伟,鲁翠云. 2020
[9]DNA条形码技术在农林入侵害虫鉴定与溯源研究中的应用. 万方浩,张桂芬. 2016
[10]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马铃薯4种细菌病害. 魏琪,闵凡祥,张抒,高云飞,董学志,王文重,杨帅. 2016
[11]COI序列应用于羊肉掺伪非定向筛查技术的研究. 王维婷,柳尧波,杜鹏飞,胡鹏,汝医,曹洪防,王守经. 2019
[12]DNA条形码技术在农林入侵害虫鉴定与溯源研究中的应用. 万方浩,张桂芬. 2016
[13]DNA条形码技术在鸟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ZheneyMakay,赵玲娜,金红岩,隋修馄,梁琳,薛晓娟,李刚. 2015
[14]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防治集成新技术. 姚雍静,周玉锋. 2014
[15]施肥技术对茶树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田间发生量的影响. 姚雍静,牟小秋,赵志清,郭灿,陈娟,卢天国. 2011
[16]植物浸提液防治茶棍蓟马药效试验初报. 姚雍静,卢天国,郭灿,何莲,高秀兵. 2010
[17]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吕召云,郅军锐,周玉锋,孟泽洪,张骏,杨广明. 2015
[18]施肥技术对两种主要茶梢害虫发生量影响的初步观察. 姚雍静,牟春林,赵志清,何莲,郭灿,卢天国. 2011
[19]贵州中部地区茶园茶棍蓟马的空间分布. 张莉,杨春,李帅,孟泽洪,赵兴丽,罗林丽,周玉锋. 2019
[20]茶园蓟马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农红艳,黎书辉,黎健龙,赵文霞,刘嘉裕.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茶尺蠖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金若珩;李晓宇;姚经武;王蓓蓓;曹春霞;黄大野
关键词:茶尺蠖;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物防治;肠道细菌;16S rDNA
-
盐碱胁迫下不同抗性杨树品种转录组分析
作者:李文颖;李晓宇;杨成超
关键词:杨树;盐碱胁迫;转录组测序;差异基因
-
茶园根际解磷菌的筛选及其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作者:马雪晴;吴华伟;曹春霞;郑娇莉
关键词:解磷菌;茶叶品质;促生作用;肥效
-
利用GGE法评价不同马铃薯品种在湖南冬闲田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作者:李璐;杨丹;王素华;蒋万;李树举;万国安;蒯星龙;孙芳;曾祥林
关键词:马铃薯;冬闲田;GGE双标分析;综合评价
-
植物根际促生菌促生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马雪晴;冀傲冉;郑娇莉;曹春霞;龚艳;黄大野;王蓓蓓
关键词: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物;促生机制;应用技术
-
生防菌Y26的鉴定、发酵优化及其杀线虫活性测定
作者:梅凤珍;周明超;杨丹;李香风;孔令安;刘建斌;史凤玉
关键词:根结线虫;短小芽胞杆菌;鉴定;发酵条件优化
-
科研机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探讨
作者:单成俊;徐寸发;汪佳蕾;杨丹
关键词:大型科学仪器;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