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有效积温提高冬小麦估产精度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艳玲

作者: 陈艳玲;顾晓鹤;董燕生;胡圣武;张秋阳;赵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有效积温;NDVI;当季估产指数;精度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08 期

页码: 1130-1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如何利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积温信息来提高遥感估产的准确性,以2009-2010和2012-2013年2个冬小麦生长季的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有效积温和植被指数(NDVI)构建冬小麦当季估产指数INSEY(In-season estimate of yield)和INSEY-CGDD(In-season estimate of yield-cumulative growing degree days),分别用NDVI、INSEY和INSEY-CGDD与实测产量建立估产模型,并比较分析3类估产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3个变量与实测产量均成指数关系,其中INSEY-CGDD模型的精度最高(R2=0.59),预测能力最优,其次是INSEY模型(R2=0.55);而NDVI模型的精度最低(R2=0.35),预测能力最差。因此,在冬小麦估产模型中引入有效积温调整参数,可有效提高遥感估产模型精度。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基于MODIS-NDVI的安徽省2009年冬小麦及一季稻面积遥感提取及长势监测. 黄青,邹金秋,邓辉,李丹丹,张莉. 2010

[2]基于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区域冬小麦单产遥感估测. 任建强,陈仲新,周清波,唐华俊. 2010

[3]基于多时相TM影像的冬小麦面积变化监测. 崔方宁,宋晓宇,孙宝生,王纪华. 2012

[4]基于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冬小麦收获指数空间信息提取. 任建强,陈仲新,周清波,唐华俊. 2010

[5]不同水氮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NDVI和光合速率的变化. 冯宗会,王小彬,代快,张晓明,张丁辰,蔡典雄,华珞. 2012

[6]基于多生育期MODIS-NDVI的区域冬小麦遥感估产研究. 李冰,黎世民,周磊,黄灿辉,王来刚. 2017

[7]北京地区冬小麦冠层光谱数据与叶面积指数统计关系研究. 刘东升,李淑敏. 2008

[8]基于GF-1影像NDVI年度间相关分析的冬小麦面积变化监测. 王利民,刘佳,姚保民,季富华,杨福刚. 2018

[9]基于NDVI加权指数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 王利民,刘佳,杨玲波,杨福刚,滕飞,王小龙. 2016

[10]冬小麦返青后叶片高度模型构建及三维可视化. 李书钦,诸叶平,刘海龙,李世娟,刘升平. 2017

[11]河南新乡地区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模型研究. 刘战东,段爱旺,高阳,刘浩. 2008

[12]冬小麦返青后株高模拟模型及生长可视化研究. 李书钦,诸叶平,刘海龙,李世娟,刘升平,张红英,高伟. 2017

[13]基于有效积温的冬小麦返青后植株三维形态模拟. 李书钦,诸叶平,刘海龙,李世娟,刘升平,张红英,高伟. 2017

[14]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王文真. 1996

[15]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精度问题研究. 蒋新启. 2017

[16]利用SPOT4与SPOT5卫星数据目视解译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精度的对比分析. 刘克宝. 2011

[17]滴灌棉田灌溉单元内土壤墒情监测点的采样效率研究. 李彦,郑国玉,雷晓云. 2014

[18]尺度变化对油菜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精度的影响. 李丹丹,刘佳,周清波,黄青. 2014

[19]玛曲湿地遥感影像提取及精度分析. 王迅,徐丹丹,李文龙. 2009

[20]采样数量和分布模式对土壤有机质空间插值精度的影响. 蒋威,郜允兵,刘玉,潘瑜春,邢世和.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