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中西太平洋大眼金枪鱼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健

作者: 张健;刘文俊;王佚兮;王啸;石建高;叶旭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繁殖生物学;圆形统计;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热带中西太平洋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36-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漂流金枪鱼延绳钓作业方式,于2018年5月—2019年3月对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WCPO,2°03′~11°17′S,163°14′~173°35′E)的大眼金枪鱼进行了取样,对其中886尾进行了繁殖生物学测定。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圆形统计方法,分析个体叉长等生物因素、渔获水深和月度等时空因素对繁殖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雄性和雌性平均叉长分别为(132.2±19.1) cm和(125.4±16.8) cm。取样群体中,雌雄比为0.54±0.74,且叉长与雌雄比具有负相关(r=-0.263,P=0.016),叉长大于140 cm后,雄性占主导。GLM模型结果显示,性腺指数(GSI)与叉长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方关系,即个体GSI随着叉长增加,当雄性和雌性叉长分别达到130~140 cm和140~150 cm后,GSI随叉长下降。基于圆形统计发现,月度对个体GSI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雄性GSI上半年较下半年高(正弦显著,P<0.001),而雌性GSI年末和年初高于年中(余弦显著,P=0.021)。有序多元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性腺成熟度随叉长显著增加(P<0.001),雄性性腺成熟度在5—7月较高(余弦显著,P=0.004)。此外,栖息水层对雄性个体的性腺成熟度具有显著的影响(正相关,P<0.001)。雄性和雌性个体50%性成熟叉长分别为(96.13±1.24) cm和(104.93±2.60) cm。研究结果可为更好地了解热带WCPO大眼金枪鱼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科学养护热带WCPO大眼金枪鱼资源提供参考。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大眼金枪鱼摄食生态学. 石肖飞,武孝慈,王佚兮,王啸,石建高,张健. 2023

[2]消费者橄榄油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唐江云,李晓. 2016

[3]基于圆形统计和时间序列的月相对两种拖网渔业CPUE的影响. 李成,石肖飞,张健,肖佑鹏,黄斌,石建高. 2023

[4]热带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组成及其多样性. 王啸,王佚兮,刘文俊,石建高,张健. 2022

[5]热带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栖息水层空间分析. 杨胜龙,史慧敏,范秀梅,崔雪森,王斐,张衡. 2022

[6]基于GAM模型分析水温垂直结构对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 杨胜龙,张忭忭,唐宝军,化成君,张胜茂,范秀梅,戴阳,冯春雷. 2017

[7]基于Argo数据的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时空分布. 杨胜龙,靳少非,化成君,戴阳. 2015

[8]网购流通过程中大眼金枪鱼鲜度指标和生物胺的变化研究. 李少丽,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李春生,胡晓,戚勃. 2020

[9]生食大眼金枪鱼中生物胺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李少丽,邓建朝,李春生,杨贤庆,吴燕燕,陈胜军,马海霞. 2020

[10]西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建立与模块开发. 杨胜龙,周为峰,伍玉梅,崔雪森,张衡. 2011

[11]中西太平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的关系. 杨胜龙,伍玉梅,张忭忭,张禹,樊伟. 2017

[12]大眼金枪鱼渔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曹晓怡,周为峰,樊伟,李圣法. 2008

[13]印度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Lowe)的渔业生产和资源状况概述. 赵荣兴,缪圣赐. 2006

[14]大眼金枪鱼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苗振清,黄锡昌,水柏年. 2003

[15]基于贝叶斯概率的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 周为峰,樊伟,崔雪森,杨胜龙,伍玉梅. 2012

[16]太平洋延绳钓大眼金枪鱼及渔场表温关系研究. 樊伟,陈雪忠,崔雪森. 2008

[17]印度洋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延绳钓渔场重心变化分析. 曹晓怡,周为峰,樊伟,李圣法. 2009

[18]太平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渔业生产和资源现状概述. 赵荣兴,缪圣赐. 2006

[19]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关系. 杨胜龙,张禹,樊伟,戴阳. 2012

[20]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垂直分布空间分析. 陈雪忠,杨胜龙,张禹,樊伟,伍玉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