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机械化耕作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宏儒
作者: 肖宏儒;韩余;宋志禹;丁文芹;赵映;梅松;金月;杨光;夏先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园;耕作;机械化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5-9
摘要: 为了加快我国茶园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本文对茶园耕作的必要性作了简要的分析,对茶园耕作的方式进行了技术分类。并以茶园的耕作种类及需求为导向,分析了现有常见的几种茶园耕作施肥技术与机具特点。最后根据茶园的分类与耕作机械装备的适应性特点,给出了适合3种不同坡度茶园的耕作机械配置方案。本文为茶园耕作机械的选用提供了指导意见,对提升我国茶园耕作机械化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类号: S233.75
- 相关文献
[1]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李福建,徐东忆,吴鹏,乐韬,朱敏,李春燕,朱新开,杨四军,丁锦峰,郭文善. 2021
[2]农田机械化耕作与甜菜生长. 周艳丽,韩卫平,卢秉福. 2014
[3]广西梧州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 吴健华,龙志荣,于翠平,黎永坚,曹中环,滕翠琴. 2019
[4]茶园管理机械化发展战略与重点. 肖宏儒,秦广明,宋志禹. 2013
[5]备用地保护项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黄毅,鹏翔,D. L. Karlen,M.J. Rosek,J. C. Gardner. 2000
[6]备用地保护规划(CRP)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V.L.Gewin,A.C.Kennedy,R.V.eseth,黄毅. 2000
[7]茶园土壤耕作与施肥管理. 赵华富. 2013
[8]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何明菊,朱桂玉,黄景,顾明华,黎晓峰,沈方科. 2011
[9]土壤质地和耕作方式对干土效应的影响. 张山泉,陈川,庄春. 2002
[10]浅析玉米宽窄行耕作栽培技术. 谭国波,边少锋,刘武仁,郑金玉,马虹,张丽华,冯艳春. 2002
[11]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玉亭,潘晓莹,丁晋利,张洁梅,何方,王越. 2016
[12]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及耕作改制的发展. 袁汉民,陈东升,王晓亮,赵桂珍,张富国. 2011
[13]农业管理措施对AM真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闫飞扬,段廷玉,张峰. 2014
[14]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措施下AM真菌的多样性. 高萍,闫飞扬,蒙程,李芳,段廷玉. 2016
[15]亚热带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氮分布特征. 林诚,郑祥洲,郭宝玲,丁洪,解钰,张玉树. 2019
[16]秸秆粉碎集条深埋机械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秋菊,焦峰,刘峰,常本超,姜辉,姜宇,米刚,周鑫. 2018
[17]轮作条件下免耕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郭晓霞,刘景辉,田露,李立军,赵宝平,张向前. 2012
[18]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连作玉米田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 2018
[19]黄河故道滨海中低产田耕作与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性状及稻-麦周年产量的短期影响.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张传辉,张恒敢,吴晶晶,樊平声. 2020
[20]新疆高速翻转犁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刘亚明,郑炫,胡灿,王旭峰,何义川,邢剑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根系天冬氨酸分解代谢对低氮低磷胁迫的应答
作者:孙铭泽;杨光;刘子君;刘美玲;谷勇哲;敖雪
关键词:大豆根系;低氮;低磷;氨基酸代谢;天冬氨酸分解代谢;酶活性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对策-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陈水渐;于相满;杨光;陈道明
关键词: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植物新品种保护;产业振兴;种业;品种权
-
辽宁省果蔬贮藏保鲜产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赵越;杨光;邢军;张丹
关键词:果蔬;贮藏保鲜;发展对策
-
生物炭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晓晗;金梁;杨翔宇;韩硕;张继龙;吴瑞瑞;杨光;丁国华;王海泽;殷大伟
关键词:生物炭;白浆土;养分;玉米;产量
-
口蹄疫病毒O型全自动磁微粒CLIA抗体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包艳芳;蒋韬;何莉;吕律;李涛善;李昕;孙燕燕;杨光;魏婷;潘晓乐;林密
关键词: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口蹄疫;磁微粒;全自动化
-
2种新型肥料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研究
作者:元文霞;毕影东;樊超;李炜;刘淼;刘建新;杨光;邸树峰;梁文卫
关键词:大豆;肥密;产量;生长;土壤酶
-
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
作者:樊超;毕影东;刘淼;李炜;刘建新;杨光;梁文卫;邸树峰;唐立郦;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野生大豆;游离氨基酸;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