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南北山青海云杉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耿生莲

作者: 耿生莲;王志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海云杉;人工林;混交模式;凋落物;物理特性;持水能力

期刊名称: 陕西林业科技

ISSN: 1001-2117

年卷期: 2015 年 04 期

页码: 18-29

摘要: 本文以西宁市南北山青海云杉人工林12种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林地凋落物和土壤的持水能力。研究分析得出:1凋落物平均储量和平均自然持水率分别为522.412g/m2和17.39%,土壤平均容重为0.905±0.027(g/cm3),毛管孔隙度平均为34.487±1.053(%),总孔隙度平均为51.385±0.845(%);2经方差和关联度分析,12种混交模式的凋落物储量、自然持水率、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8个测定指标有显著差异,各指标的变化与树种混交模式、土层厚度有较高的相关度;3树种配植种类较多的混交模式青海云杉河北杨灌木混交林、青海云杉青杨灌木混交林、青海云杉圆柏白榆河北杨混交林和青海云杉山杏河北杨混交林,其凋落物和土壤的持水能力高。树种单一、针叶混交的模式青海云杉纯林和青海云杉圆柏混交林的凋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弱;4通过对混交模式及土层厚度、郁闭度、坡度、坡向和林龄等环境条件的进行有序量纲化,经回归分析拟合了混交模式和土层厚度与8个测定指标的16个函数方程,坡向与土壤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之间的2个函数方程,18个方程在0.05水平下的回归系数均在0.811以上。研究结果为南北山生态林建设及水土保持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分类号: S791.18

  • 相关文献

[1]祁连山青海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何芳兰,徐先英,尉秋实,刘虎俊,贺访印,马俊梅,金红喜. 2016

[2]西宁周边山地青海云杉人工林地位级划分. 郑淑霞. 2016

[3]罗望子人工林凋落量及养分归还特征. 杨艳鲜,潘志贤,冯光恒,沙毓沧,彭辉,纪中华. 2010

[4]南亚热带5种典型人工林凋落物水文效应. 王金悦,邓羽松,林立文,黄娟,蒋代华,黄智刚. 2020

[5]槟榔不同混交模式对叶片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吴刚,白亭玉,苏兰茜,庄辉发,谭乐和,刘爱勤. 2020

[6]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土壤持水、供水性能比较. 杨永辉,武继承,赵世伟,杨占平,史婉丽. 2009

[7]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杨建红,赵传燕,汪红,臧飞,李娜. 2020

[8]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下苔藓层持水及截留特征. 周碧莲,顾继雄,易玉媛,赵传燕. 2024

[9]新疆天山北坡中段割草利用的山地草甸持水能力初步研究. 侯钰荣,李超,杨淑君,魏鹏,李学森,阿斯娅·曼力克,郑逢令,史伟. 2017

[10]元谋干热河谷典型植被枯落物持水能力研究. 魏雅丽,贺玉晓,金杰,熊维满,刘刚才. 2014

[11]小兴安岭南麓典型森林类型的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张淑兰,张海军,张武,王长宝,邓际华,宋英博,张强. 2015

[12]保水剂对紫色土壤持水能力及油菜耐旱性的影响. 庄文化,刘超,李卓. 2013

[13]植物残体对土壤结构性状的影响. 孙海国,雷浣群. 1998

[14]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花生蛋白质研究. 芦鑫,高锦鸿,曹宇锋,张丽霞,黄纪念. 2018

[15]修剪深度对茶树修剪枝叶生物量及其组分持水特性的影响.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陈芝芝,吴志丹,江福英. 2016

[16]施肥对热带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及模型优选. 林晓燕,王晶晶,吴炳孙,宁松瑞,王紫璇,邱偲雨,吴耀华. 2024

[17]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土壤持水与供水能力的影响. 杨永辉,李宗军,武继承,李学军,何方,杨先明. 2012

[18]7种热带牧草生物量的测定及持水能力的研究. 龙会英,张德. 2012

[19]化肥减施条件下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物理特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小粉,刘春增,贾萌萌,潘兹亮. 2021

[20]土壤结构改良剂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 潘英华,雷廷武,张晴雯,冯雪.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