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恶唑嗪酮类化合物功能与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洪江
作者: 高洪江;李圣彦;汪海;林凤;张春宇;郎志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苯并恶唑嗪酮;抗虫;抗病;生物合成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ISSN: 1671-8135
年卷期: 2017 年 37 卷 08 期
页码: 104-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苯并恶唑嗪酮(benzoxazinoids,BXs)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因其具有防御作用和化感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随着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苯并恶唑嗪酮的生物合成在分子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介绍了苯并恶唑嗪酮概况、苯并恶唑嗪酮的功能以及苯并恶唑嗪酮生物合成参与基因及表达调控。
分类号: Q946
- 相关文献
[1]蔬菜抗病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姜永平,陈惠. 2002
[2]徐州农科所近年培育的棉花新品种. 李卫华,陈萍,王阶祥,胡新燕,杨峰,张正敏. 2008
[3]我国转基因水稻研究的现状. 苏京平,闫双勇,孙林静,刁金男,马忠友,王胜军,刘学军. 2007
[4]MYB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段俊枝,李莹,冯丽丽,孙岩,齐红志,齐学礼,杨翠苹,王楠,燕照玲,陈海燕,张会芳,卓文飞,平西栓. 2021
[5]Phytocystatin在植物抗病虫中的作用及表达调控. 余永廷,高春生,李智敏,曾粮斌,陈佳,朱爱国,朱涛涛,孙凯,严准. 2016
[6]多抗基因聚合的特种稻海丰黑糯2号抗病虫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 唐清杰,韩义胜,严小微. 2018
[7]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研究进展. 陈成斌,梁世春,黄娟,徐志健,曾华忠,梁云涛. 2013
[8]禾草内生真菌作为生防因子的潜力分析. 李秀璋,姚祥,李春杰,南志标. 2015
[9]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孟昆,苏宁,沈桂芳. 2000
[10]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研究进展. 赵洪锟,李启云,董英山. 2006
[11]中生棉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陈金萍,浦元春,曾飞凤,段平成,王远,郑凯,孙国清. 2022
[12]我国陆地棉品种性状分析. 黄滋康. 2006
[13]甘蔗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甘仪梅,张树珍,曾凡云,冯翠莲,杨本鹏. 2013
[14]百合抗病虫害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徐雷锋,冯慧颖,梁云,袁素霞,刘春,明军. 2011
[15]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32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魏西翠,李庆珍,王立国,张晓洁. 2008
[16]水稻新品种“南京14”对病虫的多抗性研究. 顾正远,陈毓苓,史阿宝,王益民. 1989
[17]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_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胡新燕,李卫华,丁震乾,王阶祥,杨峰. 2002
[18]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刘圣田,韩长胜,李泽田,朱和民,张玉花,刘继永. 2002
[19]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1C893的获得与鉴定. 邓晓湘,魏岁军,曹正春,唐俐,肖国樱. 2014
[20]农杆菌介导的针刺法将双价抗虫基因导入水稻. 张启军,颜文飞,夏士健,宗寿余,吕川根.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转基因玉米2HVB5的性状鉴定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作者:李圣彦;李香银;李鹏程;张明俊;张杰;郎志宏
关键词: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性状鉴定;遗传稳定性
-
转基因玉米HGK60在不同遗传背景下抗虫性鉴定及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李鹏程;张明俊;王银晓;李香银;李圣彦;郎志宏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cry1Ah基因;不同遗传背景;抗虫性;农艺性状
-
作物智能设计育种-自然变异的智能组合和人工变异的智能创制
作者:汪海;赖锦盛;王海洋;李新海
关键词:作物智能设计;人工智能;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
-
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胡颖雄;刘玉博;王慧;靳林朋;林凤;张学才;郑洪建
关键词:玉米;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种质资源;抗性遗传
-
基于深度学习的作物基因组学和遗传改良
作者:辛志奇;赵航;汪海;路铁刚
关键词:人工智能;设计育种;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
拟南芥SWEET1/2/3基因突变体构建及功能鉴定
作者:辛红佳;李鹏程;滕守振;李圣彦;汪海;郎志宏
关键词:CRISPR/Cas9;拟南芥SWEET1/2/3;葡萄糖敏感性;角果发育
-
玉米萜类合成酶基因tps2的功能及其启动子功能区段鉴定
作者:王丹;李圣彦;刘进平;郎志宏
关键词:玉米;tps2;萜类化合物;植物激素;亚洲玉米螟;启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