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温度下长期施肥水稻土的有机碳矿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杉

作者: 林杉;陈涛;赵劲松;向荣彪;胡荣桂;张水清;王米兰;吕昭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水稻土;矿化作用;温度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4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1340-13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湖南省3个国家级稻田肥力变化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壤,分别在10、20和30℃进行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温度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及其与不同碳形态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培养前期(0~13 d)土壤CO2产生速率较快,后期逐渐下降,其速率变化符合对数函数;升温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矿化,各施肥处理土壤中,以秸秆还田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较多;各施肥土壤的Q10值为1.01~1.53,与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呈显著正相关;在10和20℃下CO2矿化量与微生物生物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而30℃下则无显著相关关系;CO2矿化量与不同碳形态含量和胡敏酸碳/富里酸碳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10℃下矿化率与不同碳形态含量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在20和30℃下,矿化率与不同碳形态含量无明显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施用秸秆和有机肥增加对土壤碳的固定,减缓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灰漠土长期试验地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特征. 张云舒,刘骅,王西和,徐万里. 2008

[2]长期施肥对褐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王兴凯,徐明岗,王小利,周怀平. 2019

[3]长期施肥红壤稻田有机碳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 余喜初,李大明,柳开楼,黄庆海,叶会财,徐小林,陈明,胡惠文. 2013

[4]长期施肥对不同深度稻田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特征. 杜林森,唐美铃,祝贞科,魏亮,魏晓梦,周萍,葛体达,王久荣,邹冬生,吴金水. 2018

[5]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游离氨基酸剖面分异的影响. 雷秀美,王飞,周碧青,杨文浩,聂三安,邢世和. 2019

[6]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刘毅,唐海明,孙志龙,李宝珍,葛体达,吴金水. 2018

[7]长期施肥对黄棕壤性水稻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裴雪霞,周卫,梁国庆,孙静文,王秀斌,艾超,李双来. 2010

[8]双季稻种植制度下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素肥力的影响. 郑圣先,廖育林,谢坚,聂军. 2008

[9]长期施肥下我国南方典型农田土壤的酸化特征. 周晓阳,徐明岗,周世伟,Colinet Gilles. 2015

[10]长期施肥对黄棕壤性水稻土氨氧化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裴雪霞,周卫,梁国庆,孙静文,王秀斌,李双来. 2011

[11]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氨基糖积累特征. 陈香碧,唐海明,葛体达,何红波,胡建良,苏以荣,邓扬悟. 2019

[12]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彭新华,张杨珠,陈江涛,李文昭,赵君,陈龙. 2015

[1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南方水稻土有机碳的平衡特征. 李艳,陈义,唐旭,吴春艳,计小江,唐良梁. 2018

[14]长期施肥下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 程爱武,唐海明,葛体达,邓扬悟,苏以荣,陈香碧. 2019

[15]鄱阳湖生态区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碳汇效应与固碳潜力的影响. 冀建华,刘秀梅,侯红乾,刘益仁,李祖章. 2012

[16]中国南方水稻土酸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周晓阳,周世伟,徐明岗,Colinet Gilles. 2015

[17]长期施肥稻田土壤团聚体内氧化铁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 王莹,尧水红,李辉信,张斌. 2013

[18]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和紫色土钾素容量和强度关系的影响. 张会民,徐明岗,吕家珑,石孝均,陈义. 2009

[19]长期施用磷肥水稻土微生物量磷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差异. 刘凯,刘佳,陈晓芬,李委涛,江春玉,吴萌,樊剑波,李忠佩,刘明. 2020

[20]长期施肥配施DCD处理对菜地土壤N2O短期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陈安琦,郑祥洲,郭宝玲,王煌平,张玉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