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的毒棘结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晓玉

作者: 冯晓玉;肖瑾;吴邦元;曾燏;杜涌徽;张富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颡鱼;刺毒鱼类;毒棘;组织切片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27-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深入了解黄颡鱼的毒棘结构,增强人们对淡水刺毒鱼类的认知。本研究结合宏观毒棘骨骼标本制作和微观组织切片等方法,深入探究黄颡鱼的毒棘结构。结果显示,黄颡鱼的胸鳍和背鳍均具有尖锐的倒刺棘骨,棘骨外包围着皮膜,皮膜拥有能分泌毒液的毒腺细胞,它们共同组成了黄颡鱼毒棘装置。毒棘骨骼宏观结构表明,黄颡鱼的背鳍和胸鳍毒棘均具有贯穿全棘骨的中央管和包围棘骨的皮膜;背鳍棘骨细长、锥形,且轻微拱起,顶部骤尖,后缘为弱锯齿;胸鳍棘骨前后缘均有锯齿,但后缘为强锯齿。背鳍和胸鳍毒棘基部结构的髁突形状、大小、位置全然不同。微观结构显示,皮膜中的毒腺细胞聚集成层,位于鳞状上皮与色素层之间,未见导管与之相连,背鳍和胸鳍毒棘的分支性骨管中均未发现毒腺细胞。胸鳍和背鳍锁紧装置可让毒棘保持倒伏或者直立的锁定状态,降低猎物挣脱几率。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黄颡鱼的毒棘结构和特征,并增强人们对淡水刺毒鱼类的认知。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民猪绒毛表型的研究. 田明,王文涛,何鑫淼,吴赛辉,汪亮,张海峰,张海波,王欣,钟荣珍,肖龑,刘娣. 2020

[2]香芹酮对马铃薯种薯发芽的调控机制. 葛霞,徐瑞,李梅,田甲春,李守强,程建新,田世龙. 2020

[3]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倍性及性腺发育比较. 李子奇,成美玲,王林娜,李振通,陈帅,黎琳琳,王晓梅,王清滨,林好为,李波,田永胜. 2021

[4]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组织石蜡切片自发荧光的研究. 郭松,赵超,傅明骏,江世贵,杨其彬,邱丽华. 2015

[5]肉种鸡禽白血病病毒与禽戊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病例. 刘林,林梦舟,唐寅,朱飞,张家勇,徐建生,程旭. 2021

[6]多胺对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与体胚发生的影响. 王果,刘耀婷,李焕苓,王树军,李芳,王家保. 2024

[7]藕的组织切片制作方法及显微结构研究. 徐国鑫,李效尊,刘蓬,尹静静,吴修. 2015

[8]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 梁兴明,方建光. 1998

[9]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酶活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陶易凡,强俊,王辉,徐跑,马昕羽,赵文强. 2016

[10]盐度和钠离子/钾离子对凡纳滨对虾幼虾存活与组织结构的影响. 苏家齐,祝华萍,朱长波,张博,李婷,陈素文. 2021

[11]长期碳酸盐碱度胁迫对脊尾白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张秀红,李吉涛,王佳佳,王成伟,秦桢,葛倩倩,刘萍,李健. 2024

[12]白藜芦醇对吉富罗非鱼组织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郑尧,赵志祥,史磊磊,徐跑,陈家长. 2017

[13]猪苓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建鲤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杜金梁,贾睿,曹丽萍,殷国俊. 2013

[14]中国结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黄福江,马秀慧,叶超,刘明典,刘绍平. 2013

[15]芦丁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组织切片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郑尧,赵志祥,史磊磊,宋超,徐跑,陈家长. 2017

[16]东亚飞蝗感染绿僵茵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雷仲仁,王国平,问锦曾. 2005

[17]利用冷冻切片法与石蜡切片法对水貂组织切片进行优化研究. 梁东,杨福合,邢秀梅,吴琼,刘汇涛,任二军. 2011

[18]绿僵菌对菜青虫的毒力及其引起的虫体组织病变. 顾勇,张舒. 2007

[19]产细菌素Enterocin Y3粪肠球菌对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杨珍珠,陶乐仁,赵陆恺,王元,迟海. 2024

[20]急性操作胁迫对四指马鲅幼鱼肝脏组织结构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刘奇奇,温久福,区又君,李加儿,周慧,汤清亮.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