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三、四核苷酸重复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照君

作者: 谭照君;张天奇;鲁翠云;李超;孙效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鲢;微卫星;三核苷酸和四核苷酸重复序列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11 年 20 卷 03 期

页码: 328-3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磁珠富集法筛选鲢(Hypophthalmichtys molitrix)的三、四核苷酸重复微卫星分子标记。提取鲢血液大片段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I进行酶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收集400~900 bp长度的片段,构建鲢全基因组PCR文库,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TGA)8、(CAG)8以及(AGAT)6进行筛选,磁珠富集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获得含有微卫星的单链序列;将这些序列通过PCR扩增,连接pMD 18-T载体,转入感受态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获得微卫星文库;再用γ-32P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探针进行二次杂交筛选,获得1 758个阳性克隆,选择测序348个克隆序列中,共含有280个微卫星座位,其中完美型167个(59.64%),非完美型28个(10%),混合型85个(30.36%)。Primer 3.0软件设计60对引物,并用珠江水系的野生鲢群体对引物进行多态性位点检测。统计软件分析显示其中22对具有较高的筛选效率和多态性,可作为鲢种质评价等遗传分析的工具。研究亮点:首次利用多碱基(三、四核苷酸重复)探针筛选出微卫星分子标记结合同位素探针进行两次筛选,是开发鲢微卫星分子标记过程中新的尝试与探索。在与其他利用二碱基核苷酸重复探针开发的鲢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对比中发现,四核苷酸重复的微卫星比二、三核苷酸重复微卫星具有更高的筛选效率和多态性。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长江中上游两个鲢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王长忠,梁宏伟,邹桂伟,罗相忠,李忠,田华,呼光富. 2008

[2]鲢微卫星标记的荧光多重PCR体系建立及其应用. 李小芳,程晓凤,王生,段辛斌,汪登强,陈大庆. 2012

[3]基于微卫星分析的长丰鲢种质资源遗传监测. 罗相忠,覃维敏,梁宏伟,沙航,邹桂伟. 2022

[4]长江、珠江、黑龙江水系野生鲢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姬长虹,谷晶晶,毛瑞鑫,朱新平,孙效文. 2009

[5]鲢AFLP和微卫星标记连锁图谱构建. 张立楠,邹桂伟,危起伟,杨官品. 2010

[6]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长江中下游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朱晓东,耿波,李娇,孙效文. 2007

[7]长江下游放流鲢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张敏莹,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施炜纲. 2012

[8]鲢鳙杂种亲本连锁图标记加密和共线性比较. 张立楠,杨官品,邹桂伟,危起伟,王军,张鹏,刘昕,杨静. 2011

[9]清河水库鲢鳙鱼类资源声学评估——回波计数与回波积分法的比较. 王靖,张超,王丹,蔺丹清,李娜娜,汤勇. 2010

[10]草鱼-鲢-鲤混养生态系统的EwE模型分析. 董双林,王芳. 2016

[11]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鲢、草鱼的联合毒性. 陈碧鹃,袁有宪,王会平. 2001

[12]松花江干流鲢的年龄与生长特性分析. 王继隆,刘伟,李培伦,鲁万桥,唐富江. 2020

[13]盐酸四环素浸泡与投喂标记鲢的效果比较及其浸泡标记对肝脏生理指标的影响. 段必成,张薪,叶勤,何春,邓华堂,陈辙聿,李云. 2020

[14]北京地区增殖放流鲢、鳙的净水效果评估. 贾成霞,张清靖,曲疆奇,王增立,许赞焕,刘盼,杨慕. 2015

[15]池塘混养模式下生态基对鲤生长及水质的影响(英文). 周继术,连庆安,郁二蒙,谢骏,吉红,于海波. 2018

[16]长江中游水系鲢和草鱼群体mtDNA遗传变异的研究. 张四明,汪登强,邓怀,余来宁. 2002

[17]基于COI序列的长江中上游鲢6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沙航,罗相忠,李忠,邹桂伟,梁宏伟. 2018

[18]长江上游鲢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翟东东,蔡金,喻记新,王莹,刘红艳,熊飞,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1

[19]鲢冻结过程中肌肉组织及蛋白质的变化. 缪宇平,乔庆林,裘塘根,陈琪. 2001

[20]鲤、鲢、鳙、草鱼消化道消化酶种类和活性的比较研究. 毕冰,孙中武,肖晓文,尹洪滨.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