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居型西藏飞蝗九个地理种群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牙森·沙力

作者: 高松;白松;农向群;涂雄兵;张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散居型;西藏飞蝗;数量性状;地理变异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1 年 48 卷 04 期

页码: 66-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阐明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散居型地理种群数量性状的地理变异,将散居型西藏飞蝗9个地理种群雌、雄个体的前翅长度(E)、后足股节长度(F)、头宽(C)、前翅长度与后足股节长度比值(E/F)、后足股节长度与头宽比值(F/C)5项形态特征参数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应用这些参数对地理种群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进行分析时难以提供明确的结果,无法解释其形态特征变异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说明西藏飞蝗不同地理种群的散居型尚未形成自然类型。

分类号: S433.2`Q968

  • 相关文献

[1]群居型、散居型意大利蝗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高松,牙森·沙力,曹广春,张泽华. 2011

[2]群居型、散居型亚洲小车蝗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高书晶,韩海斌,王宁,徐林波,刘爱萍,特木尔. 2016

[3]西藏飞蝗九个地理种群群居型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冰. 高松,格桑罗布,尼玛次仁,张泽华. 2010

[4]环境温度对群居型和散居型亚洲小车蝗呼吸代谢的影响. 韩海斌,王宁,徐林波,林克剑,高书晶. 2021

[5]两型亚洲小车蝗飞行肌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韩海斌,高书晶,王宁,徐林波,董瑞文,娜仁满都呼. 2020

[6]群居型和散居型东亚飞蝗雌成虫飞行肌的超微结构. 李克斌,尹姣,杜桂林,曹雅忠. 2008

[7]型变过程中亚洲小车蝗体内保幼激素滴度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孙彦楠,闫锋,高书晶,韩海斌,郭娜,高海燕,杨旭兵. 2023

[8]群居型与散居型东亚飞蝗飞行能力的比较研究. 李克斌,尹姣,杜桂林,赵萱,曹雅忠. 2007

[9]红椿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李培,阙青敏,吴林瑛,朱芹,陈晓阳. 2017

[10]新疆玉米产区三个玉米螟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有效积温测定与比较研究. 阿依克孜,丁新华,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何江,朱晓华,班小莉,古丽夏提,丁爱琴,郭文超. 2017

[11]西藏飞蝗发生规律的分析. 高松,学加热,涂雄兵,彭仕鼎,薛志平,张泽华. 2011

[12]西藏飞蝗九个地理种群群居型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高松,格桑罗布,尼玛次仁,张泽华. 2010

[13]日本野生大豆中的四个种子蛋白和两个性状的多态及地理分布. 王克晶,海妻矩彦,高--羲人. 1998

[14]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1%苦皮藤素防治西藏飞蝗田间药效试验. 姚小波,王翠玲. 2012

[15]西藏飞蝗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王翠玲,姚小波,覃荣,席永士,王保海. 2008

[16]极飞P20防治小麦田西藏飞蝗的效果初探. 李杨,庞博. 2021

[17]北方地区皂荚种子及荚果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 兰彦平,顾万春. 2006

[18]生态因子对黄芩次生代谢产物及无机元素的影响及黄芩道地性分析. 郭兰萍,王升,张霁,杨光,赵蔓茜,马卫峰,张小波,李璇,韩邦兴,陈乃富,黄璐琦. 2014

[19]日本野生大豆中的四个种子蛋白和两个性状的多态及地理分布(英文). 王克晶,海妻矩彦,高畑義人. 1998

[20]蝗灾监测预警地面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 .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