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回干处理对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的生理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岩

作者: 刘岩;陈杭;郑光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吸湿-回干;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种子活力;膜修补

期刊名称: 植物学报(英文版)

ISSN: 1672-9072

年卷期: 1991 年 003 期

页码: 219-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选用对吸胀冷害敏感的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品种"黑河3号"为材料,从生物膜的角度,利用系列生理生化的指标论证吸湿-回干处理对大豆种子再水合过程中膜修补的关系.吸湿-回干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抗吸胀冷害的能力,表现在种子活力的提高与种子渗漏物的减少,同时,K~+/Na~+比降低、K~+-Na~+-ATP 酶活性提高,表明在细胞质膜上的透性调控机制的运转效应得到了增强与维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挥发性醛类释放量减少,显示出细胞抗过氧化能力的增强.根据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和吸水曲线的特性,作者提出了吸湿-回干诱导膜系统"预修补"的模式,确认物理与生化修补这两个修补过程的效应在"回干"后能得以保存.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吸湿-回干处理对干制辣椒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李石开,龙洪进,陶婧,桂敏,钟秋月,杜磊,袁艺. 2013

[2]低温胁迫对菜豆种子吸胀期间生理特性和发芽能力的影响. 李佳荫,冯国军,刘大军,刘畅,杨晓旭,范有军,闫志山. 2020

[3]腐胺对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 刘畅,李佳荫,刘大军,杨晓旭,冯国军. 2019

[4]H2O2对吸胀冷害下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崔亚男,张曼,张朋磊,刘兵,郝西,臧秀旺. 2022

[5]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姜娟,宋书宏,葛大光,李子升,李军. 2001

[6]壳聚糖包衣大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理特性. 许为黎,张志高,倪向群. 1997

[7]大豆种子水分变化测定试验. 贾豫龙. 2018

[8]大豆种子蛋白质组样品制备与数据分析方法. 牟永莹,王道平,陈明,邱丽娟,潘映红. 2020

[9]人工老化对大豆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吴聚兰,周小梅,范玲娟,李君剑,张鑫鑫,张海生. 2011

[10]夏大豆播种技术. 陈存来,王金龙. 1999

[11]大豆种子蛋白质组样品制备方法研究. 林杨杰,赵明,杨生超,潘映红. 2016

[12]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GlymBd28K过敏蛋白生理降解. 吴永美,关荣霞,李润植,邱丽娟. 2005

[13]大豆种子生活力骤然下降临界点与其对应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李灵芝,王丽娜,卢新雄. 2002

[14]大豆(Glycine max Merr.)种子发芽基质的研究. 孙雨珍,陈辉. 1991

[15]大豆24KDa油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融合表达系统的建立. 徐妙云,刘德虎. 2006

[16]大豆遗传转化过程中种传真菌污染的控制. 单志慧,刘艳,巴红平,张孝龙,陈李淼,伍宝朵,陈水莲,邱德珍,周蓉,周新安. 2012

[17]大豆过敏蛋白特性及其遗传改良. 方旭前,邱丽娟. 2005

[18]棉花种子成熟度对其活力的影响. 金路路,徐敏,王子胜. 2014

[19]浅谈花溪灰萝卜种子最佳收获期. 李娟,雷霞,牟琼,杨春燕. 2015

[20]不同贮藏方式对棕榈种子Q2值的影响. 李晨,赖齐贤,明胜,张丽影,李湉,陈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