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水貂对阿留申病抗病性的联合检疫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永强

作者: 赵永强;吴艳虹;章秀婷;韦韬;彭倩文;任二军;丛丽;邵西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貂阿留申病;水貂品种;抗病性

期刊名称: 特产研究

ISSN: 1001-4721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1-6,12

摘要: 为分析水貂对阿留申病的抗性表型指标以及不同品种水貂对阿留申病的抗病性差异,本研究在4个貂场分别采集不同品种水貂样品,2018年在A场采集5 633只水貂血液样品,其中金州黑貂3 941只,银蓝貂1 179只,咖啡貂513只;2019年采集2 388只水貂血液样品,其中金州黑貂1 585只,银蓝貂219只,咖啡貂584只。B场采集262只水貂血液样品,其中长毛褐貂119只,金州黑貂122只,银蓝貂21只。C场采集454只水貂血液样品,其中银蓝貂117只,白貂165只,咖啡貂172只。D场采集1 642只白貂血液样品。采用碘凝集(IAT)、对流免疫电泳(CIEP)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4个高感染率貂场不同品种水貂群进行水貂阿留申病(AD)检疫。检疫结果显示,在高感染率貂场,通过CIEP和IAT联合检疫可将貂群主要分为CIEP+IAT+、CIEP+IAT-两个群体,不同品种水貂的CIEP+IAT-貂群的占比差异显著,A场:金州黑貂>银蓝貂>咖啡貂(P <0.01),B场本地化貂:长毛褐貂>银蓝貂>金州黑貂(P<0.01),C场引种貂:银蓝貂>白貂>咖啡貂(P <0.05)。PCR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貂场CIEP+IAT-貂群中PCR-比例较高,CIEP+IAT+貂群PCR+比例普遍较高。本地长毛褐貂、金州黑貂和白貂中CIEP+IAT-貂群的PCR-比例较高(>70%)。经联合检疫留种CIEP+IAT-后,2019年A场貂群中存在的CIEP+IAT-PCR-比例均明显提高。综合4个貂场的检疫结果发现,CIEP+IAT-和CIEP+IAT-PCR-可作为水貂阿留申病抗病性指标,不同貂种对阿留申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采取CIEP抗体阳性貂淘汰策略留种造成貂群对阿留申病易感性提高。本研究通过分析3年的联合检疫数据,建立适合高感染貂场选择阿留申抗病貂联合检疫技术,初步了解不同水貂品种的阿留申病抗病性差异,为貂场生产中抗病貂选种提供参考。

分类号: S858.92

  • 相关文献

[1]水貂阿留申病诊断抗原研究概述. 于凯,倪佳,冯二凯,万洪理,陈立志. 2017

[2]水貂阿留申病基因工程诊断抗原的制备. 张蕾,柴秀丽,冯佩平,张海玲,胡博,白雪,赵建军,冯卓,王振军. 2015

[3]水貂阿留申病对水貂产仔性能及成活数量的影响. 刘俊平,王振军,罗国良,赵志刚,王春霞,林志军,张淼,程悦宁,栾杨,侯海良,吴威. 2017

[4]阿留申病貂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 刘乃榕,王全凯,邢秀梅,荣敏. 2019

[5]水貂阿留申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蕾,马凡舒,孙彦刚,王洋,闫喜军,徐淑娟. 2015

[6]水貂阿留申病抗体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万洪理,冯二凯,吴洪超,杨艳玲,倪佳. 2015

[7]水貂阿留申病抗体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ResearchintotheAntibodyDetectionTechnologyofMinkPlasmacytosisandItsCurrentApplications. 万洪理1,2,冯二凯2,吴洪超2,杨艳玲2,倪佳3,陈立志2*WANHongli1,2,FENGErkai2,WUHongchao2,YANGYanling2,NIJia3,CHENLizhi1*. 2015

[8]水貂阿留申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韦韬,吴艳虹,丛丽,赵永强,马瑞芳,邵西群. 2019

[9]水貂阿留申病分子生物学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王振军,吴威,闫喜军,呼延良浩,纪银铃,侯海良,张蕾,李明霞. 2014

[10]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1]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对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的抗病性评价. 单玮玉,徐永清,孙美丽,柴莹,宿飞飞,孙旭红,李秀钰,李磊,李凤兰. 2017

[12]李属资源对细菌性穿孔病抗性的调查(二). 孙升,费显伟,王润珍. 1992

[13]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出苗、抗病及产量的影响. 孙玉河,管炜,王全,李静. 2015

[14]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抗性的研究. 闫志利,张启星,刘国庆,王永新,王秀萍,刘亚琴,孙宇. 1999

[15]黄瓜主要病害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高利,庞金安. 2004

[16]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张若纬,武云鹏,彭冬秀,李素文,肖瑜,郑华森,运洁,段红英. 2016

[17]芝麻新品种豫芝八号的选育. 卫文星,丁法元,卫双玲,张红. 1993

[18]九育27玉米及其种植要点. 张岩,赵华. 2007

[19]辽宁省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病原动态及新品种(系)抗性表现. 邱永春,张书绅,刘永丽. 2000

[20]鲁北冬枣的适宜栽培区域. 郭裕新.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