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质在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中的调控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海健

作者: 杨海健;周心智;王武;杨蕾;洪林;彭芳芳;张云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光质;花色苷;血橙;果皮;中波紫外线(UVB)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4 期

页码: 1102-1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明光质在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中的调控作用,为精确解答生产中血橙果面花色苷着色规律和研发血橙提质增效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血橙果实进行遮光处理,采用可见光(390~780 nm)、紫外+可见光(300~780 nm)、长波紫外线(365 nm)和中波紫外线(311 nm)在果实转色期间照射,以不作照射的遮光果实为对照,动态测定各处理血橙果皮中总花色苷和可溶性糖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果皮中7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血橙转色期间,遮光条件下经对照、可见光和长波紫外线照射的果实,其果面均无花色苷着色;紫外+可见光和中波紫外线照射果实,其果面在照射46 d时均呈现花色苷着色,果皮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78和1.75 mg/kg,照射61 d时,果皮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78和6.15 mg/kg.试验期间,对照和各补光处理的血橙果皮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持续累积,尤其在紫外+可见光、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光质照射下,果皮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可见光处理.转色期间,血橙果皮中7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4CL、CHS、DFR、ANS、UFGT、GST和Ruby)在不同补光条件下的表达量均呈增长趋势,尤其在紫外+可见光和中波紫外线照射果实中,上述7个基因在各采样期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期其他处理,补光61 d时果皮中7个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比同期其余处理至少高2.42和2.76倍、26.46和23.91倍、46.68和44.24倍、10.94和9.70倍、2.09和2.09倍、42.84和36.28倍、5.58和4.99倍.[结论]中波紫外线是诱导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真正光质,血橙转色过程中,其激发果皮中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大量表达,促进果糖、葡萄糖的快速积累,最终促成花色苷在果皮中的快速合成.

分类号: S666.4

  • 相关文献

[1]'塔罗科'血橙成熟过程中花色苷积累及其与糖酸含量相关性. 喻最新,王日葵,贺明阳,洪敏,袁小淞,王晶,冯雨,吴志刚. 2020

[2]不同PE材料遮光下血橙转色期果皮花色苷合成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杨海健,张云贵,周心智,洪林,杨蕾,彭芳芳,王武. 2021

[3]草酸处理对塔罗科血橙采后花色苷积累和糖酸含量的影响. 喻最新,王日葵,王晶,贺明阳,袁小淞,洪敏. 2019

[4]光照对血橙果实内外着色调控的影响. 杨海健,周心智,张云贵,杨蕾,丁志祥. 2019

[5]毛欧杂种葡萄‘NW196’花色苷组成与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周思泓,张劲,张瑛,管敬喜,杨莹,谢林君,文仁德. 2017

[6]一年两收栽培‘赤霞珠’葡萄冬果与夏果花色苷组分差异解析. 张劲,周思泓,谢林君,张瑛,杨莹,管敬喜,谢太理. 2017

[7]龙荔果皮中花色苷的初步研究. 姜帆,陈秀萍,郑少泉. 2014

[8]‘桂葡6号’葡萄花色苷组成特点与基因表达规律解析. 周思泓,黄羽,张瑛,管敬喜,杨莹,文仁德,张劲. 2017

[9]不同提取剂对油棕果皮中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唐敏敏,李瑞,夏秋瑜,郑亚军,赵松林. 2011

[10]酶法提取红毛丹果皮花色苷的研究. 何艾,张容鹄,陈秀琼,冯建成. 2011

[11]鲜食葡萄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吴斌,张玉丽,程琳琳,吴忠红,车凤斌,王吉德. 2012

[12]部分中国野生葡萄果皮花色苷组分分析. 孙磊,樊秀彩,张颖,姜建福,孙海生,刘崇怀. 2015

[13]血橙果肉MYB转录因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夏荣娜,李凛,杨鑫,王建辉. 2020

[14]不同品种甜橙类酚类物质检测及含量差异性研究. 朱丽莎,张静,张耀海,焦必宁. 2019

[15]快中子辐照血橙芽条的诱变效应研究. 周育彬,彭定秀,戴增国. 1988

[16]低温贮藏下塔罗科血橙抗氧化性能研究. 陈克玲,何建,关斌,李洪雯,王建辉,刘建军. 2015

[17]不同光质对五彩椒腋芽萌发的影响研究. 徐海峰,李海燕. 2017

[18]不同光质LED灯对丝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高艺,董皓,刘厚诚. 2015

[19]不同光质对延迟栽培‘巨峰’葡萄新梢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欣欣,赵文东,郭修武,满丽婷,高圣华,赵海亮. 2009

[20]不同光质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班甜甜,李晓慧,马超.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