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磷水平下外生菌根真菌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婷

作者: 陈婷;陈于;朱灿灿;王磊彬;赵玉强;王武;章钰晨;朱汤军;王敏;张仕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外生菌根真菌;施磷水平;生长特性;土壤酶活性

期刊名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1674-7895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27-35,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盆栽实验,比较了低磷(0.05 mmol·L-1)和正常施磷(0.50 mmol·L-1)下接种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ies)和豆马勃属菌(Pisolithus sp.)以及未接菌的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 K. Koch]幼苗在净光合速率、干质量、营养元素吸收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低磷条件下,土生空团菌和豆马勃属菌的幼苗菌根侵染率分别为39.9%和35.5%;正常施磷条件下,这2种真菌的幼苗菌根侵染率分别为41.4%和31.9%。总体上看,缺磷会抑制幼苗光合作用,减少干质量以及叶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接菌处理促进了幼苗光合作用,增加了干质量以及根、茎、叶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低磷条件下,接种豆马勃属菌对幼苗光合作用和干质量增加的提升效果显著优于接种土生空团菌,接种土生空团菌对幼苗营养元素吸收的提升效果总体优于接种豆马勃属菌。低磷条件下,接菌处理提高了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N-乙酰-β-葡萄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了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且接种豆马勃属菌对土壤酶活性的提升效果优于接种土生空团菌。综合分析认为,外生菌根真菌对薄壳山核桃幼苗在低磷条件下的磷吸收和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菌种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提高磷利用效率和宿主植株干质量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优势。

分类号: S664.1

  • 相关文献

[1]高磷土壤减量施磷对果蔗磷肥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吴启华,陈迪文,周文灵,敖俊华,黄莹,黄振瑞,李爽,孙东磊. 2021

[2]盐胁迫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张峰峰,谢凤行,周可,孙海波,李亚玲,赵玉洁. 2014

[3]中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乳菇属的5个新种及1个新记录种. 吴芳,王向华,秦位强,郝艳佳,郭婷,张平,陈作红. 2022

[4]菌丝桥在日本落叶松幼苗间磷传递和植株生长中的作用. 李芳,徐冰,冯固,潘家荣,李晓林. 2004

[5]松乳菇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马尾松的互作效应. 向健伟,龙芳,张立秋,周家春,郑威,马琼. 2022

[6]施磷量对玉米-大豆间作根际红壤无机磷形态及磷吸收的影响. 覃潇敏,农玉琴,骆妍妃,陆金梅,覃宏宇,陈远权,韦锦坚,韦持章. 2022

[7]施用常规磷水平的80%可实现玉米高产、磷素高效利用和土壤磷平衡. 吴启华,刘晓斌,张淑香,尹彩侠,李桂花,谢佳贵. 2016

[8]玉米/鹰嘴豆间作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灌耕灰钙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柴博,李隆,杨思存,陈英,王成宝. 2015

[9]施磷和杀真菌剂对黄顶菊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陈冬青,张瑞,皇甫超河,姜娜,屠臣阳,杨殿林. 2012

[10]施肥对短芒老芒麦株高、产草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周青平,金继运,颜红波,韩志林,徐成体,刘文辉,孙明德. 2006

[11]四川南充碱性紫色土春见桔橙园不同水平施磷的效果. 何瑞杰,喻莹,张婉玲,郑永强,吕强,谢让金,马岩岩,易时来. 2024

[12]施磷对宁南山区花椰菜产量、磷素利用效率及平衡的影响. 冯海萍. 2023

[13]不同施磷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孔丽丽,尹彩侠,李前,秦裕波,王立春,谢佳贵. 2017

[14]施磷对西北沿黄灌耕灰钙土玉米/鹰嘴豆间作产量及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兰玉峰,夏海勇,刘红亮,杨思存,宋建国,李隆. 2010

[15]薄壳山核桃良种试验初报. 周蓓蓓,臧旭,朱海军,生静雅,刘广勤. 2010

[16]薄壳山核桃种子及种壳化感效应研究. 朱海军,俞卫东,曹仁勇,吕梅,刘广勤,曹福亮. 2015

[17]施锌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及体内锌分配的影响. 朱海军,刘广勤,曹福亮,臧旭,周蓓蓓,生静雅. 2012

[18]薄壳山核桃胚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卢翔,李效文,夏海涛,王正加,王金旺. 2018

[19]不同类型薄壳山核桃苗木栽植效果研究. 袁晓华,王启权,田亮,刘广勤,魏海林. 2019

[20]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根际土壤细菌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生静雅,朱海军,刘广勤,万青.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