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份玉米自交系对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鸽

作者: 陈鸽;王敏;周德龙;刘宏伟;张志军;苏前富;卢实;焦仁海;夏远峰;徐国良;刘文国;路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抗性鉴定;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25 年 30 卷 001 期

页码: 27-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东北地区抗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玉米自交系,2021—2023和2022—2023年分别对523份玉米自交系开展了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田间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吐丝10 d后和9—11叶期通过针刺接种法和心叶灌注法分别接种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病菌,在蜡熟末期采用单株调查法对禾谷镰孢穗腐病病情级别进行调查,在乳熟后期对灰斑病病情发生级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禾谷镰孢穗腐病的抗性鉴定中‘,PHRE 1’3年均稳定表现抗病‘,丹598’‘吉A1473’‘LN 1’等23份自交系在3年内均达到中抗以上,占总参试自交系的4.2%;在灰斑病的抗性鉴定中,‘丹299’在2年中均稳定表现出抗病,‘LH217’、‘吉1037’和‘吉A1001’等67份自交系2年中均达到中抗以上,占总参试自交系的12.6%。综上,‘吉A1473’、‘A-349’和‘M 67’这3个自交系对2种病害均能达到中抗以上,可用于培育抗禾谷镰孢穗腐病和抗灰斑病的春玉米新种质。

分类号: S435.131.4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灰斑病抗性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欧杨虹,张振良,吴永升. 2016

[2]玉米农家品种对玉蜀黍尾孢菌引起的灰斑病抗性鉴定. 蔡广兴,王丽娟,刘可杰,赵梦姝,赵小洲,康丽晶. 2025

[3]玉米种质抗拟轮枝镰孢与禾谷镰孢穗腐病鉴定及抗性多样性分析. 夏玉生,郭成,温胜慧,孙素丽,朱振东,段灿星. 2022

[4]玉米抗锈病自交系种质的发掘与评价. 冒宇翔,薛林,王莉萍,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周广飞,张振良,赵浚宇,郝德荣. 2017

[5]288份玉米种质资源普通锈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周天旺,王春明,张小杰,郭成. 2021

[6]玉米抗茎腐病种质筛选及杂种优势群划分. 吴强,徐红艳,陈光,冒宇翔,薛林,郝德荣,陈国清,张振良,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周广飞. 2018

[7]58份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 王秀元,张林,李新海,李明顺,王振华. 2010

[8]331份玉米自交系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周天旺,王春明,洪流,李丽君,郭成. 2024

[9]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 白琪林,孙煊,石平,陈稳良,郭国亮. 2010

[10]华南型黄瓜自交系白粉病抗性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金海军,胡继军,卜立君,丁小涛,余纪柱,张红梅. 2020

[11]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抗茎腐病鉴定. 贾曦,王璐,刘振林,穆春华,丁照华,殷复伟. 2017

[12]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 吴丽丽. 2014

[13]国外及国内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性鉴定及分析. 路银贵,邸垫平,苗洪芹,田兰芝. 2001

[14]玉米灰斑病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李世强,陈威,谭静,王坤,番兴明. 2011

[15]重庆中高海拔区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杨小艳,吴红,谢树章. 2019

[16]东北春玉米区主推玉米品种抗玉米叶斑病鉴定与评价. 李红,晋齐鸣,孟灵敏,苏前富,张伟. 2012

[17]玉米抗灰斑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曹国辉,石红良,王帮太,吕香玲,李晓辉,王振华,谢传晓,张世煌,李新海. 2009

[18]基于元分析的抗玉米灰斑病QTL比较定位. 王平喜,简银巧,张红伟,谢传晓,邹枨. 2014

[19]玉米灰斑病的研究进展. 孙成韬,张丽颖,王金君,番兴明. 2007

[20]玉米杂交种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 董怀玉,姜钰,王丽娟,徐秀德,刘丽云.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