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授粉时期和天气及时间段对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卫国
作者: 陈卫国;刘克禄;陈琛;田斌;王佐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授粉时期;天气;时间段;杂交制种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46-52
摘要: 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中期和后期2个不同时期、晴天和阴天2种不同天气、上午和午后延迟及下午3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杂交授粉3因素(2×2×3)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期和后期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5.3%和35.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56粒和76粒、0.534 g和0.727 g)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晴天和阴天杂交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上午授粉(8:00—11:00时授粉)和午后延迟授粉(12:00—15:00时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1.3%和64.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74粒和81粒,0.731 g和0.726 g)均较高,下午授粉(16:00—19:30时授粉)处理的座果率(为40.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33粒和0.328 g)均较低,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不同处理的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杂交授粉不同时期、天气和时间段3因素之间还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不同育苗方式对辣椒杂交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陈卫国,刘克禄,田斌,王佐伟. 2015
[2]湖南辣椒研究 2湖南辣椒新品种选育及基础理论研究. 张西露. 2004
[3]湖南辣椒研究 1湖南辣椒消费与生产概况. 张西露. 2004
[4]辣椒杂交制种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刘克禄,王和平. 2012
[5]花蕾大小与授粉时间对辣椒坐果结实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陈卫国,刘克禄,田斌,王佐伟. 2017
[6]茄果类设施蔬菜简化制种技术. 肖瑜,黄亚杰,闻赛男,乔军,李素文. 2020
[7]蜜蜂授粉在辣椒杂交制种上的应用. 梁成亮,杨莎,陈文超,张竹青,周书栋,李雪峰,李鑫,邹高峰,银晓,刘峰,戴雄泽. 2023
[8]杂交辣椒制种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梁成亮. 2012
[9]辣椒杂交制种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 梁成亮,李雪峰,戴雄泽,黄建明,刘峰,弭宝彬,陈娟. 2018
[10]影响辣椒制种产量因素的研究. 周群初. 2001
[11]4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效果. 贾波,谢庆春,余艳欢. 2023
[12]科技论文中时间表达的进一步探讨. 雷水玲. 2008
[13]日光温室长季节黄瓜的水分生产效率分析. 韩建会,郄丽娟,齐铁权,苏俊波. 2009
[14]贵州山地农业中天气对无线网桥通讯的影响. 王虎,舒田,陈维榕,孙长青,岳延滨. 2016
[15]慎防今冬柑桔受冻. 张力田. 2009
[16]天气对甜橙开花结果的影响. 周用宾. 1993
[17]不同天气两种农药对板栗膏药病药效试验. 李昌春,胡本进,周子燕,石立,翟田俊. 2008
[18]北京市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和评估及政策建议. 赵安平,赵友森,王川. 2012
[19]近期蔬菜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王盛威,沈辰,孔繁涛. 2014
[20]随机天气模型及其JAVA实现. 诸叶平,王世耆.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珍珠龙胆石斑鱼低温暂养及模拟运输研究
作者:王田;黄卉;岑剑伟;魏涯;郝淑贤;吴燕燕;何静怡;陈琛
关键词:珍珠龙胆石斑鱼;低温模拟运输;响应面法;血清生化;肝脏抗氧化;肝脏组织结构
-
假禾谷镰孢毒素化学型快速鉴定及在分析黄淮麦区分离物中的应用
作者:邓渊钰;刘振国;陈琛;孙海燕;曹淑琳;李伟;陈怀谷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孢;毒素化学型;特异性引物;3-ADON;15-ADON;NIV
-
基于多组学联用的活鱼暂养及运输应激研究进展
作者:岑剑伟;陈琛;姚世鹏;黄卉;郝淑贤;魏涯;杨少玲;何静怡;王田
关键词:鱼类保活运输;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多组学联用
-
基于不同玉米生态区主推品种探讨宜粒收关键种质构建方向
作者:付修义;张华生;赵久然;陈传永;陈琛;吴珊珊;张雪原;张春原;王元东
关键词:玉米;宜机械粒收;种质;新品种选育
-
采后不同光照预处理对雾培马铃薯原原种中SGAs含量、绿变程度及发芽率的影响
作者:张敏敏;裴怀弟;朱天地;陈琛;李守强
关键词:光照处理;马铃薯原原种;绿变;生物碱;发芽率
-
镇麦品种相关品质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
作者:郭瑞;姚维成;陈琛;曲朝喜;温明星;刘家俊;邓垚;申雪懿;李东升
关键词:小麦;品质;基因;分子标记
-
不同硫包膜缓释肥施用模式对红皮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作者:邓垚;孔强;郭瑞;王建华;刘家俊;姚维成;申雪懿;温明星;殷树华;陈琛;李东升
关键词:红皮小麦;硫包膜缓释肥;减施增效;产量;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