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婷

作者: 王婷;丁宁平;周海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土壤水分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3 年 11 期

页码: 22-24

摘要: 研究了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覆膜均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垄沟内秸秆翻耕还田折合产量最高,为8 034.09 kg/hm2,较无秸秆还田处理增产1642.04kg/hm2,增产率25.69%;其次为垄沟内秸秆翻耕还田后覆土10 cm处理,折合产量7 767.05 kg/hm2,较无秸秆还田处理增产21.51%。秸秆还田处理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中上层(20~60 cm)、中下层(60~100cm)、下层(100~200 cm)含水量均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注灌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崔云玲,张立勤,车宗贤. 2014

[2]垄膜沟播与秸秆还田对内蒙古黄土高原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刘小月,杜二小,韩云飞,任永峰,高宇,赵沛义,李焕春,张鹏. 2021

[3]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及耕作技术对土壤水分、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栾天宇,徐晨,闫伟平,于江,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2

[4]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徐晨,于江,闫伟平,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1

[5]全膜双垄沟播改善干旱冷凉区盐渍土水盐状况提高玉米产量. 李磊,张强,冯悦晨,聂督,孙捷,闫敏,王斌,黄高鉴. 2016

[6]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注灌施肥技术研究. 崔云玲,张立勤,车宗贤. 2018

[7]化控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柳燕兰,马明生,郭贤仕. 2017

[8]旱地全膜双垄沟种植对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 2012

[9]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张昊,郝春雷,孟繁盛,慈艳华,郑伟,张丽研,边丽梅,董喆,霍剑锋. 2016

[10]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路战远,张向前,张德建,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张建中,白海,王玉芬. 2012

[11]半干旱区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张玉龙,郑家明,刘洋. 2011

[12]旱地玉米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孙占祥. 2009

[13]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王玉芬,张建中,白海. 2014

[14]垄作覆盖下小麦、玉米产量、土壤碳素转化及水分研究. 吕军杰,李俊红,檀尊社,丁志强,张洁,吴剑峰,杨妮娜,姚宇卿. 2012

[15]辽西不同玉米/沙打旺间作模式的土壤水分和产量效应研究. 刘洋,孙占祥,白伟,郑家明,侯志研,冯良山,杨宁. 2010

[16]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杨慧莹,王宇先,徐莹莹,王俊河. 2016

[17]新型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刘淼,邸树峰,樊超,毕影东,来永才,李炜,刘建新,刘明. 2022

[18]深松耕作对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刘战东,刘祖贵,宁东峰,秦安振,南纪琴,张霄,肖俊夫. 2015

[19]整地时期对东北雨养区土壤含水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宋振伟,邓艾兴,郭金瑞,任军,闫孝贡. 2012

[20]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范继征,钟昌松,石达金,程伟东,刘永红,闫飞燕.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