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脂质组学的沙棘油及其掺假油的甘油酯组成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九凯

作者: 张九凯;徐冰冰;韩建勋;邢冉冉;赵燕;王玮;陈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脂质组学;化学计量学;沙棘油;真实性鉴别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144-15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脂质组学的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开展沙棘油及其掺假油甘油酯组成比较分析。对沙棘油及其对照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和大豆油)进行检测,共检出甘油二酯(DAGs)及甘油三酯(TAGs)92种,其中,甘油二酯16种,甘油三酯76种。根据测得甘油酯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发掘样品聚类区分及预测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判别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及预测能力,可有效实现沙棘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及大豆油的区分鉴别,为高值食用油真伪鉴别提供参考。

分类号: O657.63%TS227

  • 相关文献

[1]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脂质组学数据解析中的应用. 覃佐剑,谢亚,魏芳,陈洪. 2020

[2]利用物质组学方法筛选产游离油酸的芽胞杆菌菌株. 肖通奋,王阶平,刘波,陈峥,刘国红,陈倩倩,车建美,葛慈斌. 2016

[3]“中阳”等3个品种沙棘油脂肪酸组成研究. 张素敏,隋韶奕,王雪松,李珂,刘洪章. 2015

[4]山西石楼蜂蜜质量安全评价研究. 王玉涵,黎香梅,李熠,周金慧. 2020

[5]我国油料产品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雪,王督,白艺珍,喻理,岳晓凤,张文,张良晓,李培武. 2020

[6]沙棘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张逸,黄凤洪,马方励,臧茜茜,陈鹏,魏晓珊,邓乾春. 2016

[7]国内外沙棘开发研究进展. 贾玉,刘伟,王海平. 2005

[8]俄罗斯(前苏联)对沙棘油的研究与开发. 武福亨,赵玉珍. 2004

[9]俄罗斯沙棘美容护肤品的民间验方. 武福亨,赵玉珍. 2000

[10]2017年国内外蜂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进展(一). 王欣然,李熠,杨术鹏,陈兰珍,张金振,金玥,赵文,王鹏,黄京平,周金慧. 2018

[11]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植源性食品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 张伟,丁长伟,马雪,赵丹,张瑞,郭航,赵多勇. 2021

[12]微波预处理对沙棘油得率和品质的影响. 张逸,黄凤洪,马忠华,黄庆德,臧茜茜,陈鹏,邓乾春. 2017

[13]植物体中的碳稳定同位素分馏影响因素及在食品真实性鉴别中的研究进展. 丁长伟,张伟,马雪,赵丹,赵多勇. 2021

[14]原苏联沙棘油提取工艺介绍及其对我们的启迪. 武福亨,赵玉珍. 1994

[15]不同沙棘种和亚种籽及油的生化成份研究初报. 忻耀年,周伯川,李静,鲍元奇,薛亚琳,K.Aitzetmüller,G.Werner,徐永昶. 1996

[16]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生育期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张伟,赵多勇,丁长伟,赵丹,李安,马雪,康露,刘志虎. 2022

[17]脂质组学在脂质膳食营养与健康研究中的应用. 徐淑玲,魏芳,董绪燕,陈洪. 2017

[18]磷脂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 王湘,魏芳,吕昕,董绪燕,陈洪. 2015

[19]猪肉提取净化过程中脂质含量变化及其对β-受体激动剂残留分析的影响研究. 张琳,贾琪,王昕璐,张崴,钱永忠,邱静. 2020

[20]脂质组学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王昕璐,王蒙,翟文磊.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