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根外追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宏纪
作者: 张宏纪;张举梅;韩晓艺;王广金;孙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品质;生长调节剂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3 年 03 期
页码: 9-12
摘要: 小麦三叶期和抽穗期使用2.4-D试验表明,三叶期喷施2.4-D(0.09mL/m2),对麦田杂草有较好的除草效果,同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两年的平均结果,千粒重下降6.36%,产量降低1.37%。品质性状中,容重下降2.41%,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大,但沉降值变化明显。磷酸二氢钾与其混合喷施,可改善2.4-D单施时对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不利影响,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提高1.17%、1.2%和1.7%,沉降值也比单施2.4-D有所提高。因此,在小麦三叶期喷施2.4-D时配合磷酸二氢钾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抽穗期叶面喷洒低浓度的2.4-D,小麦的千粒重、产量都有提高,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有一定增加,其幅度分别为0.6%、1.7%,而沉降值下降1.7%。甲醇作为一种助剂单独喷施时对小麦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影响不明显,当与2.4-D结合进行叶面喷施时,产量可增加1.36%,最高为1.9%。在品质性状中,蛋白质、湿面筋以及沉降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分类号: S482.8`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文廷刚,钱新民,王伟中,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吴雪芬. 2017
[2]生理调节剂劲丰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张平平,马鸿翔,姚金保,陈小霖,耿志明,杨丹. 2011
[3]中后期综合调节措施对强筋小麦早衰的防控效果. 李向东,季书勤,吕凤荣,王汉芳,张德奇,郭瑞. 2011
[4]弱光下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张小东,张宏芝,李冠,雷斌,马东建,赵奇,陈兴武,乔旭,雷钧杰. 2013
[5]全精控的浓度对蒜后直播棉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孙亚伟,赵明明,胡新燕,冯营,李卫华. 2019
[6]10%多·甲可湿性粉剂在花生上的应用研究. 孙爱香,石延茂,程松莲,董炜博. 2001
[7]新型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品种红枣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肖莉娟,曹亚军,郑强卿,王华强,黄鹏,冯梅,陈刚. 2019
[8]复硝酚钠水剂在妃子笑荔枝上的应用效果. 沈奕德,陈幸华,杨吉琼. 2004
[9]几种生长调节剂对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董合林,刘爱忠,李如义. 2013
[10]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桂霞,赵广才,许轲,常旭虹,杨玉双,马少康,丰明,徐凤娇. 2010
[11]三十烷醇不同施用方式对茭白孕茭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芳,张珏锋,钟海英,陈建明. 2022
[12]调节剂对柠檬产量及品质正逆调控的效应. 杜玉霞,李晶,张金智,朱春华,付小猛,黄华斌,李进学,岳建强. 2018
[13]不同栽培架式和生长调节剂对京亚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志强,白文斌,张亚丽,郭爱萍. 2011
[14]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夏黑’葡萄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陈婷,刘鑫铭,蔡盛华,雷龑. 2015
[15]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巧玉,何天久,陈恩发,杨雄碧,雷尊国. 2019
[16]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17]春小麦农麦2号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分析. 王美丽,王小兵,魏建功,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马文星. 2008
[18]适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一种A-PAGE方法. 高崇婧,张延滨,李集临,姜焕焕,赵海滨,宋庆杰,于海洋,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10
[19]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蔡金华,陈爱大,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3
[20]抽穗期喷肥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徐麦27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静,冯国华,王来花,张会云,陈荣振.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强筋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龙辐麦8171
作者:杨淑萍;刘文林;孙岩;唐婧泉;李禹尧;张睿;张宏纪
关键词:
-
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科合304
作者:金慧;佟炳竺;张睿;赵海滨;杜若楠;张举梅;高嫱
关键词:
-
饲用型黑麦新品种-科合3008
作者:张睿;赵海滨;金慧;张举梅;杜若楠;高嫱;周春薇;杨淑萍
关键词:
-
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166
作者:唐婧泉;刘文林;孙岩;杨淑萍;李禹尧;张宏纪
关键词:小麦;高产;龙辐麦7166;新品种;诱变育种
-
套种不同绿肥作物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杜若楠;张睿;赵海滨;金慧;张举梅;杨学;高嫱;常单娜
关键词:绿肥;土壤改良;玉米;套种;土壤养分
-
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氮素吸收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孙岩;乔月彤;赵强;胡延峰;朱英华;赵培国;宋立成;夏海勇
关键词:玉米;豆科作物;间套作;氮素利用效率;根际生命共同体
-
东北春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1的分子检测及其抗性分析
作者:唐婧泉;刘文林;孙岩;杨淑萍;李禹尧;孙丹;王翔宇;张宏纪
关键词:小麦;Sr31基因;分子标记;1BL/1RS易位系;田间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