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稻、玉米施用不同硫肥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宏伟

作者: 谢如林;周柳强;卢锦屏;黄美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玉米;硫肥效应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00 年 27 卷 0z1 期

页码: 144-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水稻和玉米是广西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300万公顷.长期以来,人们重视氮、磷、钾的施用,随着尿素取代硫酸铵、钙镁磷肥应用面积逐年扩大、有机肥施用减少,极少或不施含硫肥料,水稻和玉米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硫的量也在增加,土壤面临缺硫或潜在缺硫.经4年硫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硫酸铵、过磷酸钙、硫磺和石膏等含硫肥料促进水稻和玉米生长发育,对其农艺性状有良好影响.(2)施用不同硫肥,可使水稻增产681~774 KG/HA,增产率为9.37%~10.65%,玉米增产297~625.5 KG/HA,增产率5.13%~10.79%,增产效果显著.(3)施用硫酸铵、过磷酸钙、硫磺和石膏等含硫肥料,水稻可获净增收1139.4~1291.4元/HA,玉米获净增收559.80~749.85元/HA.

分类号: S143.71

  • 相关文献

[1]广西水稻玉米施用不同硫肥效应研究. 谭宏伟,谢如林,周柳强,卢锦屏. 2003

[2]广西主要经济作物土壤硫素状况和硫肥效应研究. 谭宏伟,周柳强,黄美福,黄金生. 2009

[3]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硫素平衡研究. 刘益仁,李祖章,刘光荣,袁福生,叶青,邱全英. 2004

[4]四川省土壤有效硫状况及硫肥效应研究. 陈庆瑞,冯文强,曾晖. 2000

[5]江苏沿江稻区玉米—稻模式新型种植方式研究. 刘建. 2000

[6]水稻玉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进. 陶刚,刘作易,朱英,宋吉轩,陈泽辉,阮仁超. 2004

[7]南北美地区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黑龙江省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启示. 张树权,柴永山,龚士琛,陈喜昌,于莹,郭永利,姚玉波,李文华. 2019

[8]我国粮食“九连增”的因素及“十连增”的可能性分析. 陈庆根,王磊. 2013

[9]我国粮食七连增与水稻生产发展启示. 周锡跃,徐春春,李凤博,庞乾林. 2011

[10]复合氨基低聚糖抗病增产剂对几种粮食作物的增产效应研究. 柳春燕,陈靠山. 2005

[11]禾本科主要农作物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姚丽,刘家勇,吴转娣,刘洪博,苏火生,吴才文. 2013

[12]水稻和玉米叶表皮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周文期,寇思荣,连晓荣,杨彦忠,刘忠祥,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 2020

[13]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分析. 闫梦川,魏东岚,吴云霞. 2020

[14]作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李彦生,金剑,刘晓冰. 2020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效果评估——以水稻、小麦及玉米学科为例. 王彩红,王磊,阮刘青. 2018

[16]寄主转换对稻纵卷叶螟寄主种群适合度及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陈萍,刘欢,侯茂林. 2021

[17]秸秆主产区三大作物秸秆饲用品质分析与评价. 吕中旺,王建,孙鹏,刘辉,刘威,王加启,余雄,杨开伦,张文举,阿扎提·伊明霍加,卜登攀. 2018

[18]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土壤有效态钙镁硫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王妍,邬磊,李建兵,王军,曲潇琳,崔萌,郭玉明,张文菊. 2024

[19]郭予元院士在创建中国主要粮棉作物多病虫复合群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上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倪汉祥,陈巨莲,张勇,曹雅忠. 2023

[20]Trizol试剂法快速高效提取3种作物不同组织总RNA. 黄诚梅,李杨瑞,杨丽涛,吴建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