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高频率再生植株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艳

作者: 王艳;贺宾;曾幼玲;高燕;张富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再生频率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04 年 26 卷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912品系带柄子叶为外植体,不同浓度6-BA与NAA激素组合的分化培养基诱导芽苗的分化,开展提高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再生频率的因素研究。发现甘蓝型油菜912品系带柄子叶在不同激素及浓度的6-BA与NAA组合中的再生频率、分化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无菌苗苗龄、诱导分化前2,4-D的预培养以及添加AgNO3等因素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912品系带柄子叶在诱导分化前经过1.0mg/L2,4-D的MS培养基中预培养3d,在最适培养基MS0+6-BA4.0mg/L+NAA0.02mg/L+3.5mg/LAgNO3中,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植株再生频率,再生频率和分化频率分别为70%和269.5%,初步建立了甘蓝型油菜912品系的高频率再生植株体系。

分类号: S565.403.5

  • 相关文献

[1]根癌农杆菌介导AtNHX1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摘要)(英文). 徐培凤,董静,季艳秋,杨平,蔡小宁,浦惠明. 2010

[2]根癌农杆菌介导AtNHX1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徐培凤,董静,季艳秋,杨平,蔡小宁,浦惠明. 2010

[3]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刘晓庆,沈源,蔡小宁,浦惠明,戴其根. 2008

[4]新疆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王艳,曾幼玲,张富春,贺宾,高燕. 2005

[5]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化小白菜获抗虫转基因植株. 张智奇,周音,钟维瑾,张建军,殷丽青,陈全庆,龚蓁蓁,谢伟军,叶俊强,邹振. 1999

[6]提高农杆菌基因转化率方法的研究. 王艳,贺宾,李金耀,曾幼玲,秦丽,蒋刚强,张富春. 2005

[7]农杆菌介导NHX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王艳,曾幼玲,贺宾,秦丽,李金耀,高燕,张富春. 2006

[8]松花菜DH系下胚轴不定芽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盛小光,顾宏辉,赵振卿,虞慧芳,王建升. 2013

[9]青花菜DH系带柄子叶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盛小光,顾宏辉,虞慧芳,王建升,赵振卿. 2012

[10]薄皮甜瓜‘花雷’再生体系的建立. 武云鹏,张若纬,彭冬秀,张秀婷. 2018

[11]草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向军,陈丽娟. 2004

[12]蜡蚧轮枝孢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的研究. 邓春生,吴正铠,叶正楚. 1991

[13]提高油菜离体培养再生频率的研究. 萨如拉,胡晓林. 2009

[14]甜瓜子叶组织培养的研究. 于喜艳,何启伟,孔庆国. 2002

[15]甘蓝型黄籽油菜双单倍体群体的构建. 梅德圣,王汉中,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2006

[16]提高黄瓜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再生频率的研究. 陈峥,金红,程奕,杜胜利,魏爱民. 2001

[17]百脉根高含硫氨基酸转基因植株再生. 吕德扬,邵嘉红,徐晓明,张军,汪清,俞梅敏,范云六. 1992

[18]蜡蚧轮枝孢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 邓春生,吴正铠,叶正楚. 1991

[19]影响水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频率因素的研究. 李克斌,尹姣,曹雅忠,吴忠义,杨德光,刘学堂,付建业. 2007

[20]白菜类作物子叶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任源,于拴仓,魏佑营,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汪维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