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稻悬浮细胞系检测白叶枯菌致病菌株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亮庆

作者: 孙亮庆;王春连;冯斗;徐安毕;赵开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悬浮细胞系;突变体;白叶枯菌(Xoo)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年卷期: 2008 年 05 期

页码: 24-2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水稻与白叶枯菌互作是研究植物-病原细菌互作的模式系统之一。为了在实验室从白叶枯菌P6突变体库中检测出能够克服Xa23基因抗性的致病菌株,本试验建立了携带Xa23基因水稻品种中野1号的悬浮细胞系,系统研究了悬浮细胞系与白叶枯菌P6及其突变体致病菌株的互作,结果发现中野1号悬浮细胞系与致病菌株互作中存在强烈的过敏性反应(HR),互作细胞系经溴酚蓝染色后,其抽提液的颜色和OD595值可以作为鉴别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的指标,从而成功建立了利用水稻悬浮细胞系检测P6致病突变体的实验系统。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高效分离培养体系的建立. 陈越,王玲仙,付坚,陈玲,肖素勤,柯学,钟巧芳,赵才美,余腾琼,王波,张敦宇,殷富有,程在全. 2019

[2]岷江百合(LiliumregaleWils.)愈伤组织诱导、悬浮细胞培养及植株再生. 姜新超,刘春,明军,穆鼎,袁素霞. 2010

[3]大麦成熟胚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项友斌,刘静,阮义理,袁爱敏. 1993

[4]模式籼稻品种Kasalath转基因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龙起樟,黄永兰,唐秀英,王会民,芦明,袁林峰,蔡耀辉,万建林. 2019

[5]前体物对石蒜悬浮细胞生长和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李勇,周建辉,陈娜,王梅方,董召荣,高翠云,仲延龙. 2014

[6]E2蛋白介导猪瘟病毒的细胞吸附与内化. 尹彩霞,于少雄,宋琨,李素,杨玉莹,仇华吉. 2018

[7]朱砂根愈伤组织培养及悬浮细胞系建立. 邓素芳,杨旸,赖钟雄. 2012

[8]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周晓罡,丁玉梅,孙茂林,陈亮,苏源,张绍松,李成云. 2008

[9]桑树愈伤组织诱导及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王超,姚晨辉,朱林琳,高敏,赵永亮,王海燕,王俊,吴福安. 2016

[10]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分泌蛋白与水稻悬浮细胞互作中“活性氧”变化分析. 周晓罡,侯思名,苏源,陶南,丁玉梅. 2011

[11]岷江百合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姜新超,刘春,明军,穆鼎,袁素霞. 2011

[12]小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鉴定与初步定位. 张端品,林兴华. 2010

[13]水稻中对不亲和白叶枯病菌株专一识别的多肽. 陶全洲,徐伟军,曾以申,殷尚智,王玉环. 1992

[14]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凤云,周红军. 2007

[15]白叶枯病菌hrpX/hrpG双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 张文蔚,周益军,简桂良,童蕴慧,齐放军. 2008

[16]几个水稻品种(系)对白叶枯菌致病型的抗性研究. 沈瑛,朱培良,袁筱萍,赵新华. 1992

[17]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群体的MAS育种研究. 于洁,王耀雯,马文清,王建岭,王育荣,赵开军,王春连,刘丕庆. 2010

[18]四川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研究. 何明,张成琬,罗显芝. 1993

[19]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诱导水稻、葡萄抗病性效果评价. 肖文斐,忻雅,裘劼人,应武,马华升,王汉荣,阮松林. 2019

[20]9个水稻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抗性遗传研究. 章琦,施爱农,王春莲,白建法,杨文才.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