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和西北春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特点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慧杰

作者: 侯慧杰;范盼盼;邹楠;谢瑞芝;王克如;肖春花;李少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玉米;生态区;干物质;养分吸收量;养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31-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东北(吉林公主岭,JL-GZL)和西北(新疆伊犁71团,XJ-71)两个生态条件差异明显的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生态区春玉米植株养分吸收、积累差异。研究表明,西北试点的春玉米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等养分积累量均高于东北试点,其中,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达极显著水平,叶片、茎秆、子粒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均达显著水平。东北春玉米叶片、茎秆氮含量较西北春玉米高,叶片、茎秆磷含量无显著差异,叶片、茎秆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低于西北春玉米。西北春玉米每吸收1 kg氮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分别较东北春玉米高7.75%、7.11%,每吸收1 kg钾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分别较东北春玉米低9.12%、9.71%,每吸收1 kg磷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两个生态区无显著差异。氮磷钾收获指数与养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相同,西北试点氮收获指数高于东北试点,钾收获指数低于东北试点,磷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旱地谷子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晓军,孙玉琴,杨军学,王勇,张晓娟,张尚沛,罗世武,李凯,程炳文. 2019

[2]贵州春玉米产量构成要素和养分积累及利用效率对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的响应. 谢婷婷,肖厚军,陈云梅,胡岗,秦松,赵伦学,何成兴,赵欢. 2022

[3]氮肥一次性供给量对寒地春玉米氮素利用及物质积累的调控效应. 李波,陈喜昌,朴琳,张立国,张宇,钱春荣,陈阳. 2022

[4]一次性施肥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葛均筑,展茗,赵明,李建鸽,李淑娅,田少阳. 2013

[5]东北不同生态区春玉米的产量性能比较. 李琦,侯立白,董志强,李向岭,赵明. 2011

[6]贵州不同生态区密度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曾涛,魏鹏程,魏盛,付敬锋,陈杜,郑迎霞,王安贵,张军,程乙,宋碧. 2023

[7]减源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开花后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转运的影响. 曹玉军,吴杨,刘志铭,崔红,吕艳杰,姚凡云,魏雯雯,王永军. 2019

[8]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红壤旱地春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唐海明,汤文光,汪柯,郭立君,张帆,杨光立. 2016

[9]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小平,汤文光,汪柯,郭立君,李超,程凯凯,杨光立. 2016

[10]平作宽窄行技术对春玉米产量调控效应研究. 史磊,王大为,隋阳辉,常程,张书萍,肖万欣. 2023

[11]优化栽培措施对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及 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朴琳,李波,陈喜昌,丁在松,张宇,赵明,李从锋. 2020

[12]我国北方37个高产春玉米品种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特性. 王晓慧,曹玉军,魏雯雯,张磊,王永军,边少锋,王立春. 2012

[13]不同覆盖方式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陈红琳,沈学善,李丽君,刘定辉. 2013

[14]不同施肥量对贵州高产玉米养分吸收、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安江勇,肖厚军,秦松,芶久兰,郑常祥,祝云芳,李渝,赵欢,张萌. 2016

[15]施肥及氮肥用量对杂交油菜氮磷钾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 陈正刚,鲁剑巍,李剑,朱青,柳玲玲. 2011

[16]磷肥施用量对油研599油菜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 李剑,朱青,陈正刚,杨辅. 2010

[17]不同施肥量对贵州高产玉米养分吸收、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安江勇,肖厚军,秦松,芶久兰,郑常祥,祝云芳,李渝,赵欢,张萌. 2016

[18]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粳稻‘浙粳22’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吴春艳,唐旭,陈义,杨生茂,叶胜海. 2011

[19]不同钾肥用量对油研599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李剑,朱青,陈正刚,杨辅. 2011

[20]施用缓释肥对玉米产量及其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安江勇,葛皓,肖厚军,赵欢,芶久兰,祝云芳,郑常祥,秦松,陈龙.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