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atp1的表达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思齐

作者: 黄思齐;陈艳翠;李建军;唐慧娟;陈安国;李德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功能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科学

ISSN: 1671-3532

年卷期: 2013 年 05 期

页码: 221-225

摘要: 根据得到的atp1基因序列设计CDS区特异引物,分别以红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DNA和RNA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扩增atp1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后发现,以DNA为模板和以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的基因序列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序列完全一致,这暗示不育性状并非碱基变异造成。同时,使用半定量RT-PCR技术较全面地分析了atp1基因在红麻中的转录表达特征,结果显示:atp1基因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根、茎、叶以及花瓣、花药、雌蕊中都表达,但在不育系的叶片和花药中表达下降,暗示造成不育的原因可能与atp1基因的表达量下降有关。研究为下一步构建表达载体进行转基因表达研究提供了基础,为揭示雄性不育相关基因导致雄性不育的机理提供一定依据。

分类号: S563.5

  • 相关文献

[1]红麻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相关基因atp1的克隆与分析. 陈艳翠,黄思齐,李建军,唐慧娟,陈安国,李德芳. 2013

[2]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花器官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崔天宇,曹霞,孙佳尧,李志刚,刘鹏,王鹏年. 2021

[3]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种子和花药的蛋白质组初步研究. 陈培,张磊,邱丽娟,陆柏. 2011

[4]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董德坤,高莎,刘乐承,杨清华,朱丹华. 2012

[5]萝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及恢保关系的研究. 张丽,魏毓棠,李霄燕,宫国义. 2002

[6]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及利用现状. 韩宗福,王景会,申贵芳,赵逢涛,王宗文,李汝忠. 2011

[7]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 A及其保持系种子和花药的蛋白质组初步研究. 陈培,张磊,邱丽娟,陆柏. 2011

[8]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 931 A及其保持系不同器官的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 陈培,张磊. 2009

[9]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 陈培,张磊,邱丽娟,陆柏. 2009

[10]M型杂交大豆研究进展与展望. 张磊,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胡晨. 2004

[11]M型杂交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张磊,张丽亚,李杰坤,黄志平,胡晨,戴瓯和. 2004

[12]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 陈培,张磊,邱丽娟,陆柏. 2009

[13]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四). 夏彤,庞建国,于淑梅. 2002

[14]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esdC基因的功能分析. 刘荣,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 2015

[15]玉米淀粉合成酶SSⅡa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陈展宇,王阔,王晓梅,刘相国,崔喜艳. 2017

[16]中华稻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1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功能. 丁国伟,于荣荣,杨美玲,马恩波,杨静,张建珍. 2014

[17]猪Toll样受体4基因SNPs功能分析. 杨秀芹,陈月婵,汪亮,李海涛,刘娣,关庆芝,付博. 2012

[18]草莓叶片中5种新microRNA的RT-PCR鉴定及靶基因分析. 张馨宇,戚华彩,董向向,李贺,张志宏. 2016

[19]国内两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库和维普库的功能异同之分析. 许杰,王糯兴,郑东,万明明. 2008

[20]天山雪莲LEA14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张林华,刘超,邱红林,王爱英,邓福军,祝建波.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