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脂多糖和嗜酸小球菌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宏友
作者: 朱宏友;余德光;王广军;谢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细胞;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期刊名称: 热带海洋学报
ISSN: 1009-5470
年卷期: 2006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27-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细胞中是否存在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进行了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脂多糖(LPS)体外孵育实验,采用亚硝酸盐法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中NOS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和LPS离体孵育血细胞组的一氧化氮(NO)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这一反应能被NOS抑制剂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所阻断,证实了凡纳滨对虾血细胞中存在NOS活性。同时进行了副溶血弧菌感染凡纳滨对虾对其血清NO浓度和NOS活性的影响试验。试验表明,副溶血弧菌注射感染凡纳滨对虾后12h血清中NOS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NO浓度在注射后24h开始升高,72h后各组NO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副溶血弧菌感染凡纳滨对虾可以诱导NOS的表达,并产生NO来抵抗副溶血弧菌的入侵,从而增强了对虾的免疫力。此外将嗜酸小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按10.0mg·kg-1添加到饲料里投喂凡纳滨对虾后,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和NOS活性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且溶菌酶活力和NOS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629,r0.05[1,12]=0.532)。从而进一步说明了NOS活性可以作为凡纳滨对虾免疫力高低的有效指标。
分类号: S945.4
- 相关文献
[1]副溶血弧菌对九孔鲍血清中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活力的影响. 王广军,谢骏,余德光. 2005
[2]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及病原敏感性的影响. 朱宏友,王广军,余德光,谢骏. 2005
[3]杂色鲍对底泥悬浮物胁迫的生理响应. 王广军,谢骏,余德光,乌兰,胡朝莹. 2007
[4]甘草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iNOS及iNOS mRNA表达的影响. 程安玮,金征宇,万发春. 2009
[5]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在水生动物免疫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王广军,谢骏,余德光,郁二蒙,王海英,龚望宝,朱宏友. 2009
[6]注射L-精氨酸和环磷酰胺对杂色鲍血清NO水平、NOS活性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王广军,谢骏,余德光,胡朝莹,杜旭彤,唐丽花. 2008
[7]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血吸虫感染. 蒋韦斌,林矫矫. 2008
[8]鳗弧菌感染对斑节对虾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段亚飞,董宏标,王芸,刘青松,李华,张家松. 2015
[9]蛹虫草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米,张丽芳,费陈忠,张可煜,王霄旸,薛飞群. 2015
[10]平邑甜茶幼苗生长过程中精氨酸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高华君,杨洪强,杜方岭,赵海洲. 2008
[11]野菊花提取物对小鼠血清NO、NOS的影响. 张忠,程富胜,张霞,高芳,孟聚诚,贾宁. 2006
[12]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于明超,李卓佳,林黑着,杨莺莺. 2010
[13]海洋蛭弧菌类生物DA5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期幼体和水质的影响. 温崇庆,梁华芳,丁贤,薛明,周世宁. 2010
[14]地衣芽孢杆菌De株对凡纳滨对虾粪便的降解效果. 曹煜成,李卓佳,林小涛,杨莺莺. 2010
[15]摄食对凡纳滨对虾耗氧率和氮、磷排泄率的影响. 李松青,林小涛,李卓佳,许忠能. 2006
[16]集约式养殖凡纳滨对虾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李色东. 2005
[17]池塘分区养殖系统对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郭永坚,陈素文,常华,张宁,曾林,胡瑞萍. 2017
[18]土霉素在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中残留情况的研究. 杨贤庆,李来好,郝淑贤,李刘冬,石红,吴燕燕,刁石强,周婉君,戚勃. 2007
[19]二花脸猪卵巢卵泡发育过程中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及其定位. 丁威,邢军,周燕芬,刘晨,魏全伟,石放雄. 2018
[20]石斑鱼一氧化氮合酶cDNA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江湧,谢骏,李文笙,林浩然,吴淑勤.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性能
作者:高书伟;张凯;李志斐;谢骏;王广军;郁二蒙;李红燕;夏耘;田晶晶;龚望宝
关键词:养殖尾水;固相反硝化;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硝酸盐浓度;丝瓜络;微生物群落
-
黄连素与聚β-羟基丁酸酯对大口黑鲈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刘雅荣;夏耘;魏东;张凯;谢骏;王广军;龚望宝;郁二蒙;孙金辉
关键词:黄连素(BBR);聚β-羟基丁酸酯(PHB);大口黑鲈;生长;免疫;肠道菌群
-
鲫复合种隐性感染洪湖碘泡虫调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王立军;周庆杰;曹泽艺;陈凯;谢骏;习丙文
关键词:鲫复合种;洪湖碘泡虫;ITS2;隐性感染率;遗传多样性
-
两种养殖蛙类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学及微生物构成比较分析
作者:王志龙;夏耘;谢骏;舒锐;王广军;郁二蒙;雷小婷;龚望宝
关键词:泰国虎纹蛙;牛蛙;营养评价;质构特性;肠道微生物
-
中草药添加剂在黄颡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燕;覃家利;王广军;梁明;钟红芽;谢骏
关键词:黄颡鱼;中草药;饲料;水产养殖
-
质量与成本权衡下中小渔业企业质量管理选择-基于广州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
作者:刘端;田娇;谢骏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管理;渔业企业
-
鲜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对鳜肌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作者:牛树辉;李红燕;潘厚军;谢骏;王广军;夏耘;龚望宝
关键词:人工饲料;鲜活饵料;营养成分;质构特性;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