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性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书伟
作者: 高书伟;张凯;李志斐;谢骏;王广军;郁二蒙;李红燕;夏耘;田晶晶;龚望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养殖尾水;固相反硝化;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硝酸盐浓度;丝瓜络;微生物群落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66-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构建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探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C)下该系统的反硝化性能,为丝瓜络作为水产养殖尾水反硝化碳源的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丝瓜络(LS)为一维反硝化反应器(denitrification reactor, DR)外加碳源,在流场环境下,测定不同HRT (16、20、24和28 h)和INC (50、75、100和125 mg/L)下反硝化系统对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丝瓜络反硝化反应器(LS-DR)在运行初期和末期时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当INC为50 mg/L,HRT为24h时,LS-DR对NO3--N和T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8.97%±0.52%和97.84%±0.94%,此时出水NO2--N浓度也达到较低水平(小于0.5 mg/L);在HRT为24 h的基础上,当INC增加至75、100和125 mg/L时,其NO3--N去除率和NO3--N去除速率(NRR)均随IN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出水COD则随INC的增加而降低,但均未实现完全反硝化,然而,LS-DR在整个实验期间均能完全去除NH4+-N;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丝瓜络表面结构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LS-DR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弯曲杆菌门、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被鉴定的优势菌属中热单胞菌属(1.46%)、陶厄氏菌属(0.55%)、固氮螺菌属(3.32%)、Simplicispira (1.01%)、假黄色单胞菌属(0.39%)、草螺菌属(3.02%)和Uliginosibacterium (0.9%)主要参与反硝化的进行,Cytophaga xylanolytica (1.61%)和Cloacibacterium (2.69%)主要参与了丝瓜络的降解,黄杆菌属(1.17%)和Diaphorobacter (0.64%)既能进行反硝化,也能降解丝瓜络。LS-DR的最佳HRT为24 h,最适宜的INC为50 mg/L。本研究为丝瓜络固相反硝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开发新型缓释碳源在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X714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硝酸盐浓度下香蕉杆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性能研究. 高书伟,张凯,李志斐,谢骏,王广军,李红燕,夏耘,郁二蒙,田晶晶,龚望宝. 2023
[2]固相反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 张兰河,左正艳,王旭明. 2015
[3]固相反硝化技术同时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与农药进展. 王旭明,孙立娇,仇天雷,张兰河. 2012
[4]固相反硝化去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硝酸盐. 张兰河,刘丽丽,崔鑫鑫,王旭明. 2013
[5]丝瓜络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王益奎,李文嘉,龙明华. 2010
[6]丝瓜络化学成分分析. 李文嘉,王益奎,韦丽英,龙明华. 2011
[7]丝瓜络在医药、日用洗涤及保健品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文嘉,王益奎,龙明华. 2010
[8]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挂膜的消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傅雪军,马绍赛,曲克明,周勇,徐勇. 2010
[9]发酵温度、进料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连续式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 席江,王超,冉毅,蒋鸿涛. 2014
[10]水力停留时间对厌氧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 王震林,朱建新,曲克明,陈世波. 2019
[11]去除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的多向流重力沉淀装置设计及性能. 张成林,杨菁,张宇雷,吴凡,徐皓,陈石,倪琦,刘葳. 2015
[12]猪场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除磷效果. 张颖,邓良伟. 2012
[13]长茎葡萄蕨藻在模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环境中的脱氮研究. 李华,田道贺,刘青松,段亚飞,张家松. 2021
[14]MCOP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 牛颖,买文宁,李伟利,周娅,唐彤,代吉华. 2018
[15]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猪场污水运行参数优化. 姚惠娇,董红敏,陶秀萍,尚斌,刘杨. 2015
[16]有机负荷对秸秆床反应器厌氧生物产沼气的影响. 曹杰,陈广银,常志州,叶小梅,杜静. 2014
[17]水力停留时间对猪粪厌氧发酵残留物中磺胺类抗生素分布的影响. 许彩云,靳红梅,杜静,常志州,黄红英,周立祥. 2016
[18]基于CFD的循环生物絮团系统养殖池固相分布均匀性评价. 史明明,阮贇杰,刘晃,郭希山,叶章颖,韩志英,朱松明. 2017
[19]狐尾藻净化生猪养殖场沼液的研究. 吴晓梅,叶美锋,吴飞龙,黄薇,林代炎. 2018
[20]水力负荷对移动床生物滤器硝化功能的影响. 宋奔奔,宿墨,单建军,吴凡.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三氟苯嘧啶复配药剂对白背飞虱的增效作用与田间防效
作者:赵云霞;张学峰;唐艺婷;张凯;刘风刚;曹凯歌;付佑胜;熊战之;陈澄宇
关键词:白背飞虱;联合作用因子;联合作用系数;田间防效
-
稻草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和菌群的影响
作者:罗王燕;张凯;李坤;杨顺慧;王广军
关键词:草鱼;稻草;稻渔轮作;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肠道菌群
-
协同创新网络下的江苏省农科院地区所科研组织方式研究
作者:邵青;刘媛媛;孙苏阳;仲秀娟;张凯;王玮
关键词:协同创新;农科院地区所;科研组织方式
-
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捕食作用及偏好性
作者:唐艺婷;张学峰;赵云霞;张凯;曹凯歌;王孟卿;陈澄宇
关键词:异色瓢虫;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捕食功能反应;捕食偏好性
-
基于DSSAT模型的增温对温室番茄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军伟;董建舒;司转运;衣若晨;张凯;范海燕
关键词:DSSAT-CROPGRO-Tomato模型;番茄;气温;产量;情景模拟
-
耕作方式和生物炭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氮碳的影响
作者:陈海情;张凯;黄超;王鹏飞;孟晔;安佳慧;刘栩辰;马守田;王兴鹏;刘战东
关键词:施用生物炭;耕作方式;冬小麦;产量;土壤碳;土壤氮
-
罗氏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转录组
作者:黄光华;彭敏;杨春玲;冯鹏霏;曾地刚;陈秀荔;刘青云;李强勇;张永德;朱威霖;郁二蒙;赵永贞
关键词:罗氏沼虾;胚胎发育;转录组;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