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胁迫对桑树与马铃薯间作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晓红

作者: 王晓红;韩世玉;罗泽虎;张芳;孙运朋;吴康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树;马铃薯;间作模式;生理生化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14-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明镉胁迫不同种植模式桑树与马铃薯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为桑树与马铃薯间作修复Cd污染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土培条件下,研究镉胁迫不同种植模式桑树与马铃薯植株SOD、CAT、POD活性及MDA、SP含量的变化。【结果】镉胁迫下,间作桑树根、茎和叶的SOD活性较单作显著降低17.89%、6.77%和14.10%,根、茎和叶的SP含量较单作显著提高24.39%、25.85%和4.84%,根的POD活性较单作显著升高187.62%;间作马铃薯叶的MDA含量较单作显著提高20.4%,茎的SOD活性较单作显著升高28.89%,根和叶POD活性较单作显著升高20.37%和28.35%。【结论】间作模式可改变镉胁迫桑树和马铃薯的生理特性,POD和CAT可清除Cd毒害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

分类号: S888.4%S532

  • 相关文献

[1]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群体光合特性初步研究. 徐有海,李勇,胡兴明,邓文,叶楚华,彭波,于翠,熊超,郭冬各. 2012

[2]不同品种桑树抗寒特性的研究. 武玉壁,张进献,高玉军,庞玉兰,李冬杰,李云祥. 2000

[3]有机硒对马铃薯生理生化指标、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孟祥海,王根林,李玉梅,王佰成,邵广忠,胡颖慧,孙殷会,张庆娜. 2021

[4]广西冬种马铃薯不同品种耐寒性比较. 杨鑫,唐洲萍,谭冠宁,何新民,何虎翼,樊吴静. 2017

[5]针叶豌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2

[6]红壤旱地花生//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吴艳,肖国滨,黄天宝,李亚贞,郑伟,肖小军,肖富良,吕伟生,叶川. 2018

[7]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和茶叶营养品质的影响. 刘腾飞,董明辉,张丽,顾俊荣,张国芹,钱辉. 2017

[8]甘肃兴电灌区油葵与不同作物间作模式研究. 王建成,杨思存,车宗贤. 2014

[9]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汪瑞清,吕丰娟. 2018

[10]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果园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颜彩缤,赵亚,肖敏,李少卡,范鸿雁. 2024

[11]科尔沁沙地南部果-草(粮)间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蔡倩,杜国栋,吕德国,何跃,姜涛,孙继军,于涛. 2010

[12]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钟壹鸣,张昂,王志勇,秦晓威,廖丽,吉训志,鱼欢. 2022

[13]关于橡胶园间作的思考与实践. 林位夫,曾宪海,谢贵水,张朝阳,安锋,王军,张希财,吴志祥,周立军. 2011

[14]玉米间作花生最佳模式探讨. 韦德斌,钟维,向英. 2016

[15]玉米与不同植物间作模式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李卓,刘茹捷,李新华,李丽莉,刘云,张燕,宋莹莹,王璐,门兴元. 2023

[16]不同间作模式对茶树光合生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张厅,马伟伟,李兰英,李春华. 2016

[17]间作对茶园害虫的控制效果(英文). 韩宝瑜,董文霞,崔林. 2004

[18]桉树-甘蔗间作模式及配套管理技术. 刘宁,余雪标,林培群,谢玉萍. 2009

[19]不同大豆玉米品种及不同间作模式对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颉健辉,杨相昆,张占琴,田海燕,曾凯,战勇. 2023

[20]幼龄胶园间作台农16号菠萝研究初报. 何舒,罗志文,华敏,王祥和,李向宏,何凡,陈业光,范鸿雁.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