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生物学基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旭华

作者: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三控”施肥;氮肥利用率;成穗率;纹枯病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7 年 05 期

页码: 19-2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一项高产稳产、省肥省药、节本增效的施肥新技术,其主要生物学基础是:(1)氮肥利用率与总施氮量、基蘖肥施氮量呈显著负相关,穗粒肥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基肥,后者又高于分蘖肥,因此应控制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实行氮肥后移;(2)分蘖速率由群体已有茎蘖数、叶片含氮量和叶面积指数共同决定,提高成穗率要从控制最高苗数和提高已有分蘖成活率两方面入手,群体成穗率与干物质积累动态密切相关,适当控制幼穗分化前生长速率和提高幼穗分化后生长速率,是提高群体成穗率的重要物质基础;(3)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主要由气候条件和植株群体指标决定,纹枯病病情指数与最高茎蘖数、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抽穗期群体透光率呈负相关,为通过群体调控减少纹枯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实地养分管理技术(SSNM)在华南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钟旭华,黄农荣,欧杰文,郑海波. 2006

[2]增加土壤温度对高海拔生态区水稻分蘖成穗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景蕻,李刚华,杨从党,王绍华,刘正辉,王强盛,丁艳锋. 2010

[3]对水稻功能叶片激素水平变化进程的初步研究. 陶龙兴,王熹,谈惠娟,张夫道. 2005

[4]水稻分蘖功能叶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成穗率的关系. 陶龙兴,王熹,谈惠娟,张夫道. 2006

[5]水稻群体成穗率与干物质积累动态关系的模拟研究. 钟旭华,彭少兵,JohnE.SHEEHY,刘鸿先. 2001

[6]肥药双减运筹对单季稻病虫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 王会福,余山红,钟列权,郑许松. 2018

[7]一套优异稻种资源的纹枯病抗性评价. 刘毅,陈亮,付冬,楼巧君,罗利军. 2013

[8]氟唑菌酰胺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继腾,陈兰天,黄大辉,廖明创,韦贵剑,黄徐谋,韦春项,余裕超. 2016

[9]广西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王传之,张明环,李校雨,冯斗,李容柏. 2008

[10]井冈霉素及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果. 束兆林,何东兵,姚克兵,赵来成,缪康,杨红福,吉沐祥. 2012

[11]2007~2013年江苏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纹枯病抗性分析及抗纹枯病育种策略. 王爱民,许明,陈宗祥,姚立生,孙明法. 2014

[12]水稻苗期纹枯病抗性鉴定微室接种技术的改良. 徐国娟,袁正杰,左示敏,潘学彪,王志龙,瞿绍洪. 2015

[13]水稻纹枯病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 邓金花,顾俊荣,周新伟,杨代凤,张青. 2010

[14]水稻纹枯病发生与群体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 钟旭华,黄农荣,彭少兵,Roland J.Buresh,田卡. 2010

[15]水稻离体叶片抗纹枯病接种方法的研究. 马晨燕,袁正杰,杨海河,曲海艳,何海燕,张玉,瞿绍洪. 2016

[16]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和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郑君海,邹吉承,张燕之,王昌华. 2006

[17]碧苗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刘连盟,候恩庆,王光宏. 2012

[18]水稻播种和移栽期对本地越冬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朱金良,祝增荣,冯金祥,蔡雪涛,钟雪明,程家安. 2011

[19]栽培密度对辽粳212病害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马亮,高虹,吕桂兰. 2018

[20]水稻纹枯病和二化螟混合危害及复合产量损失研究. 何忠全,何树林,何明,高君川,毛健辉.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