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爪哇黑腐病的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波

作者: 高波;王容燕;马娟;李秀花;陈书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爪哇黑腐病;可可毛色二孢;分子鉴定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5 期

页码: 200-204+2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薯爪哇黑腐病是甘薯贮藏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是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甘薯贮藏期的重要病害之一。2013年我们从广东湛江采集的甘薯中,发现病薯薯块由两端向中间变黑变硬,切开发病薯块,在伤口处会逐渐长出黑色或灰色的菌丝。发病薯块室内放置30d后表面龟裂,裂口处有大量的黑色粉末溢出,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褐色有隔膜孢子。经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采用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依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rDNA-ITS及β-tubulin基因序列,确定该病害为甘薯爪哇黑腐病,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致病性测定发现该病具有较强致病性,对于贮藏期甘薯具有较大威胁。这是国内首次对该病进行的报道。

分类号: S435.31

  • 相关文献

[1]江苏甘薯上常见病毒种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罗勤川,唐伟,孙厚俊,马居奎,杨冬静,陈晶伟,王芳,谢逸萍,张成玲. 2022

[2]湖北不同地区甘薯蔓割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雷剑,王连军,杨新笋,苏文瑾,柴沙沙. 2015

[3]河南省甘薯茎腐病的分离与鉴定. 秦素研,黄立飞,葛昌斌,刘志坚,张勇跃,李建国,房伯平. 2013

[4]甘薯根腐病病原分子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张成玲,孙厚俊,赵永强,杨冬静,徐振,马居奎,谢逸萍. 2019

[5]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谢红辉,王丽萍,黄显雅,李菊馨. 2019

[6]可可毛色二孢相关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概况. . 2019

[7]培养条件及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菌可可毛色二孢生长的影响. 刘树森,胡清玉,杨扬,李坡,马红霞,石洁. 2018

[8]可可毛色二孢β-1,4-葡聚糖内切酶LtEg1信号肽的鉴定及其酶活性分析. 彭军波,李兴红,张玮,刘梅,邢启凯,燕继晔. 2020

[9]可可毛色二孢效应子LT_397基因的克隆及转录分析. 曹阳,邢启凯,李铃仙,徐品三. 2021

[10]可可毛色二孢全基因组分泌蛋白的预测及分析. 邢启凯,李铃仙,曹阳,张玮,彭军波,燕继晔,李兴红. 2020

[11]防治葡萄溃疡病的杀菌剂筛选与评价. 刘梅,金添,王慧,李永华,王训成,李兴红,燕继晔. 2023

[12]'爱媛38'果腐病致病菌鉴定及其杀菌剂的筛选. 张嘉,陈娜,胡军华,吴望,占爽,周彦. 2023

[13]葡萄VvSUC27基因的克隆及病原响应表达分析. 吴佳鸿,黄金宝,刘梅,彭军波,乔广行,邢启凯. 2021

[14]油梨蒂腐病菌对油梨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刘馨怡,吴珂,徐丹,刘远征,李艳霞,马蔚红,王甲水,张贺. 2022

[15]一种袋栽黑木耳共生菌的鉴定及其共生效应初步研究. 宋婷婷,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冯伟林,沈颖越. 2014

[16]毛葡萄穗轴褐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胡春锦,罗掉爱,吴宗立,卢盈馨,付岗,黄思良. 2010

[17]25种杀菌剂对葡萄溃疡病菌抑制作用及其对葡萄适用性评价. 娄兵海,陈爱军,白先进,李兴红,张瑛,何建军,范七军. 2015

[18]葡萄VvERF655基因响应可可毛色二孢的表达模式及VvERF655与VvWRKY75的互作. 董梦迪,邢启凯,周悦妍,郜雨晴,张圆梦,韩彦卿. 2024

[19]两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李凤兰,蒋先锋,史丽娟,韩锋,魏琪,冯艳忠,闵凡祥,郭梅,李学湛. 2013

[20]小麦链格孢叶枯病病原鉴定. 许新江,陈遂中.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