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枯萎病菌和颈腐根腐病菌KASP-SNP检测技术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叶青静
作者: 叶青静;王荣青;阮美颖;程远;万红建;李志邈;周国治;姚祝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尖孢镰刀菌;KASP-SNP标记;分子鉴定;生理小种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03 期
页码: 879-8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快速、准确地对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FOL)和番茄颈腐根腐病菌F.oxysporum f.sp.radicis-lycopersici(FORL)进行检测,基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多聚半乳糖醛酸外切酶基因pgx4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设计FORL、FOL生理小种1(FOL-R1)、2(FOL-R2)和3(FOL-R3)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SN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SNP,KASP-SNP)引物,建立番茄颈腐根腐病菌和番茄枯萎病菌KASP-SNP检测技术,并通过与常规PCR比对及ITS与pgx4序列分析对该检测技术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FORL、FOL-R1、FOL-R2和FOL-R3中存在35个变异SNP位点,设计出18对KASP-SNP 引物,筛 选出 FORL KASP、FOLrace1_KASP、FOLrace2_KASP 和 FOLrace3_KASP 共4对分型清晰的引物.KASP-SNP技术对FORL、FOL-R1和FOL-R2的检测阳性率达100.00%,对FOL-R3的检测阳性率为92.68%;常规PCR方法对FOL-R1和FOL-R3的检测阳性率也达100.00%,而对FORL的检测阳性率只有59.09%.表明所建立的KASP-SNP技术可用于FOL-R1、FOL-R2、FOL-R3和FORL的快速、准确检测.
分类号: S436.412.1
- 相关文献
[1]香蕉枯萎病菌pacC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李松伟,黄俊生,羊玉花,杨歆璇,贾慧升,杨腊英,王国芬,方晓东,李传东. 2010
[2]河北廊坊大豆枯萎病病原镰刀菌的分子鉴定. 刘佳,黄文坤,彭焕,房庆,彭德良,朱英波,孔令安. 2018
[3]甘蓝枯萎病病原菌的鉴定. 张扬,ZHENG Jian-qiu,谢丙炎,LI Jian-qiang,吴学宏,SHI Ying-chun,马永军. 2008
[4]西瓜种传镰刀菌形态和分子鉴定及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吴学宏,韩鲁明,陈倩,李怀方,古勤生. 2009
[5]番茄尖孢镰刀菌致病特性及环境适应性. 陆晓林,李丹,戴昕,姚燕来,王卫平,朱为静. 2023
[6]苍南基地番茄黄叶枯萎病因初探. 谢昀烨,王连平,方丽,林辉,沈年桥,黄歆贤,王汉荣. 2017
[7]辽宁省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韩文华,许文奎,邓纯宝,李宝聚. 1999
[8]江苏省番茄晚疫病菌小种鉴定及品种抗性筛选. 余文贵,邹茶英,赵统敏,陈志谊,薛林宝,范学臻. 2007
[9]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分化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韩文华,许文奎,刘石磊,刘永丽. 2005
[10]北京地区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及分化规律的研究. 柴敏,张环. 1999
[11]北京地区番茄叶霉病菌致病性分化新动态. 柴敏,于拴仓,丁云花,姜立纲. 2005
[12]福建省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兰成忠,阮宏椿,姚锦爱,吴玮,汪进仕. 2015
[13]辽宁省番茄叶霜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韩文华,李宝聚. 1999
[14]一株烟草肠杆菌(Enterobacter tabaci)S4菌株的鉴定及其效果测定. 王威,THINZARToe,张亚,张克诚,姜明国,张维,施李鸣,葛蓓孛. 2020
[15]辽宁省番茄上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 涂丽琴,吴淑华,高丹娜,吉颖,程兆榜,周益军,朱月林,刘勇,季英华. 2020
[16]侵染广西番茄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 苏琴,崔丽贤,陈起民,谢慧婷,陈锦清,秦碧霞,朱英芝,李战彪,蔡健和. 2021
[17]江苏省及其他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姜静,王银磊,李亚茹,赵丽萍,周蓉,陈伟男,赵统敏,余文贵. 2018
[18]广州地区番茄青枯病菌的系统发育分析及致病力评价. 苏慧慧,李涛,黎振兴,李植良,王永飞,徐小万. 2014
[19]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石家庄分离物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白晓娟,李亚栋,王国华,尹庆珍,耿保进,董文琦,周春江,吴志明. 2015
[20]苜蓿幼苗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与根和根颈腐烂病抗病性的关系. 李敏权,张自和,马静芳,柴兆祥.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农艺性状的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作者:张婷;王雪艳;郭勤卫;李朝森;刘慧琴;项小敏;韦静;赵东风;万红建
关键词:辣椒;种质;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
-
64份白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方萍萍;张婷;韦静;王雪艳;李朝森;刘慧琴;万红建;郭勤卫
关键词:白辣椒;Hyper-seq;SNP变异;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
-
加工型/鲜食型辣椒不同成熟期果实比较代谢组学分析
作者:高成安;万红建;叶青静;程远;刘晨旭;何勇
关键词:加工型辣椒;鲜食型辣椒;代谢物;比较代谢组;果实品质
-
腐植酸处理对樱桃番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作者:关思慧;刘晨旭;姚祝平;万红建;刁明;程远
关键词:樱桃番茄;腐植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相对含量;风味特征
-
番茄液泡蔗糖转化酶抑制蛋白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作者:许洋;程远;阮美颖;王荣青;叶青静;姚祝平;周国治;刘乐承;万红建
关键词:液泡转化酶抑制蛋白;番茄;蔗糖代谢;表达
-
不同底肥处理对菜用蚕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钟洋敏;刘庭付;李汉美;刘承伟;马瑞芳;阮美颖;王琳琳
关键词:底肥;菜用蚕豆;生长;产量
-
抗TYLCV口感型番茄新品种浙味2号的选育
作者:王荣青;周国治;阮美颖;叶青静;姚祝平;程远;万红建;李志邈
关键词:口感型番茄;浙味2号;一代杂种;抗TYL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