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灌浆期穗下第一茎节抗折特性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海涛

作者: 曹万明;梅碧蓉;张彪;陈洁;谭君;康继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穗下第一茎节;抗倒伏(折)性;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4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495-5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分析了91个玉米杂交种灌浆期穗下第一茎节抗折力与株高、穗位高、穗下节间长、穗下节间直径、穗下节间均长、穗上节间均长、次生根层数、雄穗主轴长、穗位高/株高、穗下节数/总节数、离地20 cm茎粗、穗下节间茎皮厚等12个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系数,发现穗下第一茎节抗折力与穗下第一茎节粗、穗下节间均长、穗上节间均长和穗下第一茎节间长关联度高,说明影响玉米杂交种穗下第一茎节抗折力的性状主要是其直径、节间长度和株高;玉米杂交种穗下第一茎节抗折力对其它性状的影响较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杂交种抗倒伏性的研究. 唐海涛,田玉秀,康继伟,张彪. 2008

[2]辽宁省耐密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李月明,叶雨盛,陈珣,李哲,刘志新,石清琢. 2012

[3]辽宁中熟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刘晶,李非,李月明,陈珣,叶雨盛. 2011

[4]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特性比较研究. 张彪,梅碧蓉,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2013

[5]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辽单452号的选育. 杨镇,李刚,刘晓丽,王金艳,那桂秋. 2009

[6]玉米杂交种对多种病害的抗性评价. 李红,武海锋,晋齐鸣,张伟,宋淑云,苏前富,刘影,王立新,隋晶,赵振伟. 2010

[7]玉米杂交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键措施. 孙卫永,尹航,郝德荣. 2015

[8]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杂交种的营养品质及相互关系分析. 孙峰成,赵瑞霞,冯勇,苏二虎. 2010

[9]耐密、高产玉米新品种四单136号的选育与推广. 代秀云,于明彦,柳迎春,夏远峰. 2002

[10]玉米杂交种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杨仁德,武德芝,胡建华. 1993

[11]玉米杂交种尖玉999的选育. 潘敏娜,郑常祥,陈柔屹. 2010

[12]高产稳产广适玉米新品种金玉838的选育. 刘鹏飞,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 2016

[13]高产优质脱水快玉米杂交种煌单008的选育研究.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兰琴英,陈建军. 2015

[14]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杂交种贵糯7号的选育. 柏光晓,任洪. 2006

[15]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金玉2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沈建华,田晓琴,何昀昆,曹绍书,任洪. 2010

[16]5个玉米杂交种灌浆动态特性研究. 崔俊明,张红艳,郭鹏飞,刘保国,芦彩霞,刘瑞芳,黄爱云,王永士,成明锁. 2013

[17]优质高产稳产玉米杂交种华龙玉899的选育.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陈建军,刘鹏飞. 2015

[18]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吉单66的选育. 张建新,岳尧海,马英杰,周旭东,张志军,王绍平,刘文国. 2018

[19]盐溶蛋白法和SSR标记法检测玉米纯度的比较. 郭玲,王波,彭宏. 2015

[20]玉米杂交种尖玉999的制种技术. 潘敏娜,郑常祥,陈柔屹.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