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牵牛同源多倍体诱导及其初期表型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卉

作者: 蒋卉;袁欣;冯乃馨;张晶;李艳敏;符真珠;高杰;董晓宇;王慧娟;王利民;张和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矮牵牛;秋水仙素;多倍体诱导;种子;表型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111-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快速获得并鉴定矮牵牛多倍体,采用5%NaClO消毒灭菌后,使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矮牵牛野生品种(P.axillaris)种子,后转入MS培养基中萌发成苗,并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通过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秋水仙素对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诱导方法.通过不同倍性矮牵牛初期表型差异的分析、气孔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统计不同倍性矮牵牛的形态指标差异.结果表明,获得了纯合率较高的矮牵牛四倍体和八倍体.在保证存活率的同时,0.10%秋水仙素处理24 h后获得最高比例的4x(47.37%)和8x(21.05%)变异植株;适当延长处理时间(36 h)可增加8x倍性的诱导材料比例(33.33%).不同倍性矮牵牛植株的形态、气孔和保卫细胞等方面存在以下规律:4x较2x变异植株的第1~2片真叶变圆,>第3片真叶后叶片形态相似;8x较4x和2x变异植株形态差异显著,表现为节间短、叶柄短、叶片肥厚多毛、叶色深绿和生长缓慢等特征;不同倍性矮牵牛的气孔和保卫细胞长度随着倍性的增加而近倍数增加,2x和4x气孔组织近圆形,但8x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宽度未按倍数增加而呈椭圆形.

分类号: S681.9

  • 相关文献

[1]半支莲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及鉴定. 王真,陈道明,李春燕,刘瑞雪,汤明月,胡惠蓉. 2010

[2]新铁炮百合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刘亚娟,李名扬,张婷,李涵,屈云慧. 2009

[3]火龙果多倍体诱导体系的优化. 程志号,孙长君,孙佩光,郭素霞,吴琼. 2020

[4]秋水仙素在园林花卉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刘亚娟,李名扬,屈云慧. 2009

[5]腋花杜鹃多倍体诱导和鉴定. 彭绿春,陶俊锋,段修安,宋杰,解玮佳,关文灵,李世峰. 2018

[6]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二倍体野生蕉的多倍体诱导. 卢江,韦绍龙,韦弟,李朝生,张进忠. 2017

[7]"四季"青绿苔草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贾明,董双慧,潮洛濛,范希峰,武菊英,岳跃森. 2024

[8]‘乐都紫皮大蒜’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张广楠,郭春倩,张祥林,田洁. 2021

[9]氨磺灵、氟乐灵和秋水仙素诱导安祖花多倍体的研究. 储丽红,彭佳佳,王钊,赵凯,袁素霞,明军,刘春. 2014

[10]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贡蕉的多倍体诱导. 彭静,魏岳荣,盛鸥,易干军,熊兴华,劳世辉,邓夫平. 2010

[11]亚麻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 杨学. 2002

[12]山东桔梗多倍体诱导与鉴定. 朱京斌,单成钢,王维婷,王志芬. 2013

[13]矮牵牛种子丸粒化包衣研究初报. 姚东伟,李明. 2010

[14]核桃JrSnRK1α1.1调控种子油脂合成与积累. 王贵芳,姚元涛,许海峰,相昆,梁家慧,张淑辉,王文茹,张明娟,张美勇,陈新. 2023

[15]西蓝花种子EMS诱变条件筛选. 李慧慧,丁强强,张书,张晓慧. 2022

[16]大麻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田斌,郭鸿彦,杨明,辛培尧. 2013

[17]秋水仙素诱导象鼻兰种子产生多倍体. 吴婷,葛红,杨树华,赵鑫,寇亚萍,贾瑞冬. 2022

[18]萱草多倍体诱导及其鉴定. 武江,李丽,曹冬梅,左力翔,王云山. 2018

[19]热带作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孙长君,程志号,孙佩光,吴琼. 2016

[20]国内鲷科鱼类远缘杂交与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李涛,吕国敏,黄小林,李加儿,刘付永忠,蔡云川,黄忠.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