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蛤蜊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德经

作者: 刘德经;朱善央;黄金凤;袁建冲;卞佩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蛤蜊;幼虫;稚贝;环境因子;人工培育

期刊名称: 水产科技情报

ISSN: 1001-1994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中国蛤蜊的受精卵,研究了几种环境因子对受精卵发育的影响。以阴干加升温、降温刺激的方法催产,获得中国蛤蜊的直线铰合幼虫,研究几种环境因子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19.5±0.62~28.4±0.56℃范围内,受精卵的发育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其最适的海水盐度为24.67~30.65,最适pH为7.5~8.5。面盘幼虫在水温28℃下生长最快,日均增长19μm,其生长适宜的海水盐度为21.16~30.65,最适盐度为24.67~27.18。饵料方面,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duna)加扁藻(Platym onas spp.)混合投喂的效果较佳。人工育苗试验结果:在水温26.54±0.91℃,海水盐度25.00~27.18,pH 8.1~8.4的条件下,幼虫经9 d培育后下沉附着。平均体长265μm的初期稚贝,经20 d的培育,平均壳长达到1 955μm。试验共获得稚贝6.9×105cfu,平均出苗率6.22×104cfu/m2。

分类号: S968.3

  • 相关文献

[1]合浦珠母贝幼虫变态中的形态、器官变化及运动与摄食观察. 邓正华,林先鑫,陈明强,李有宁,赵旺,于刚,刘芊,黄桂菊,王雨. 2019

[2]西施舌人工育苗及幼虫、稚贝生长研究. 吴进锋,陈素文,梁超愉,张汉华,陈健光,陈瑞雯,林俊明,谢建文. 2003

[3]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OI序列的江苏启东海域4种贝类遗传多样性分析. 闫永斌,葛玉双,程起群,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2

[4]三种海产帘蛤目贝类的核型研究. 孙振兴,郭胜超,邵雁群,秦燕,杨爱国. 2004

[5]中国蛤蜊和四角蛤蜊对干露和淡水浸泡的耐受性比较. 马贵范,杨凤,郭文学,赵海丽,梁泽楠,闫喜武. 2013

[6]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栉孔扇贝稚贝滤水率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葛长字,毛玉泽,于守团,燕敬平,李锋. 2009

[7]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昼夜节律.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张继红,葛长字,蒋增杰,高亚平. 2012

[8]不同运输条件对合浦珠母贝稚贝存活比较. 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赵旺,林先鑫,黄桂菊,王雨. 2020

[9]椭圆背角无齿蚌发育关键阶段形态结构以及寄生有效积温的研究. 陈修报,杨健,闻海波,刘洪波,赵颖,苏彦平. 2010

[10]海水比重、温度和底质对青蛤稚贝生长、存活的影响. 于业绍,周琳,黄则平,陆平,吴介新. 1997

[11]单细胞藻类饲养青蛤稚贝的研究. 于业绍,周琳,陆平,黄则平. 1998

[12]长肋日月贝个体发生观察及人工育苗初步试验. 王雨,叶乐,杨其彬,陈旭,温为庚,吴开畅. 2009

[13]圆背角无齿蚌寄生变态发育的初步观察. 闻海波,徐钢春,华丹. 2006

[14]合浦珠母贝和大珠母贝稚贝摄食率及摄食节律的比较研究. 范嗣刚,姜松,黄桂菊,刘宝锁,张博,喻达辉. 2015

[15]青蛤稚贝中间培养初步研究. 杨星星,吉红九,于业绍,管加兴,孙益奎. 2004

[16]不同盐度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稚贝生理活动和存活的影响. 闻海波,邱丽华,华丹,徐钢春,陈敏慧,顾若波. 2010

[17]抗寒李新品种-金山李. 赵晨辉,李锋. 2015

[18]人工培育条件对蚕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顾寅钰,施新琴,李化秀,乔鹏,郭光. 2017

[19]冬虫夏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刘永霞,刘作易. 2003

[20]残缘璃眼蜱人工培育及环形泰勒虫的实验性传播. 罗建勋,殷宏.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