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富林

作者: 张富林;任耀武;卢灿炯;余延丰;吴茂前;罗颖;张志毅;杨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松;土壤物理性质;产量;湖北省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8 年 S2 期

页码: 46-48+52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4个典型县市选择了9个试验点,对湖北省农机深松作业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深松处理25 cm以下土层的紧实度降低12.4%~51.0%,平均降低27.8%;20~3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2.1%~7.4%,平均降低3.8%;0~2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13.1%和14.3%。同时,深松处理作物产量增加1.3%~17.0%,平均增产7.0%,增产效果玉米要好于花生和大豆。可见,深松能降低下层土壤的紧实度和容重,提高表层和下层土壤的含水量,并能增加作物产量。

分类号: S152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式对伊犁河谷旱地农田土壤物理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陈传信,赛力汗·赛,张永强,薛丽华,雷钧杰,陈兴武,刘云霄,刘新艳,吴伟,库勒达那·卡达尔江. 2020

[2]不同深松年限对半干旱区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谭可菲. 2018

[3]深松配施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应. 丛聪,王天舒,岳龙凯,周璇,李玉明,尧水红. 2021

[4]机械化整地方式对低洼水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焦峰,韩东来,隋玉刚,杨兴玉,王雪冬,丁德会,郝明俊,刘峰. 2019

[5]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 刘欣芳,李静,徐长成,马骏,邵帅,齐欣. 2021

[6]施肥对旱作区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柳燕兰,马明生,张绪成,李世成,雷康宁,李继明,张强. 2022

[7]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闫飞燕,石达金,吕巨智,张玉. 2016

[8]春季深松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俊河,宫秀杰,于洋,赵杨,姜宇博,钱春荣. 2011

[9]半干旱区深松垄作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边少锋,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6

[10]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11]半干旱区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张玉龙,郑家明,刘洋. 2011

[12]深松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陈强,王雪娇,张琛平,张建强,刘志雄,解飞,李强. 2016

[13]辽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深松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邹洪涛,张玉龙,黄毅,宋浩文,虞娜,张玉玲,孙占祥. 2009

[14]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2014

[15]不同深松处理对东北盐碱土耕层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宇先,王俊河,任翠梅,刘玉涛,杨慧莹,徐莹莹,高盼,赵蕾,胡继芳. 2018

[16]深松条件下灌溉频次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郭仁松,陈平,程强,林涛,王亮,郑子漂,徐海江,田立文,崔建平. 2019

[17]深松耕作对新疆绿洲棉田土壤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郭仁松,王亮,崔建平,林涛,郑子漂,玛依拉·玉素音,田立文. 2021

[18]不同农艺运筹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展文洁,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刘松涛,蔡红光,任军. 2020

[19]隔年深松对土壤性质、根系活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闫伟平,张丽华,徐晨,赵洪祥,谭国波,孙宁,李斐,边少锋. 2020

[20]深松下滴灌周期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忠山,李春平,地里夏提·艾合买提,徐海江,张大伟,魏鑫,崔建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