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网络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乔志宏

作者: 乔志宏;李婷;任宇;罗颖;杨亚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驱动因素;贝叶斯信念网络;延安市

期刊名称: 资源科学

ISSN: 1007-7588

年卷期: 2024 年 05 期

页码: 1002-10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目的】探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耦合关系的驱动因素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对于明确生态恢复背景下社会-生态系统的互馈机制至关重要。【方法】本文以典型植被恢复区延安市为研究区,量化了2000—2020年碳固存、产水量、基流调节与土壤保持服务,采用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ESI)表征4项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基于贝叶斯信念网络模型(BBNs)构建社会-生态驱动因素识别框架,并揭示了植被恢复以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的驱动因素及其变化特征。【结果】(1)2000—2020年延安市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显著改善,ESI高值区由中部向南北扩张,低值区集中在城镇周围以及北部边缘地区;但基流调节高值概率持续降低。(2)降水、植被覆盖度、实际蒸散发与气温对延安市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变化的综合贡献率达70%以上,且降水和植被覆盖度是主导驱动因素。(3)20年间,降水的贡献率波动减少,植被覆盖度的贡献率持续上升;概率推理表明,气候暖湿化将加剧基流调节下降的风险,而持续的植被恢复也将引起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优化的阈值效应。【结论】对植被恢复区开展长期监测、提高区域基流调节功能是维持植被恢复成效以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优先事项。

分类号: X171.1

  • 相关文献

[1]延安市谷子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研究. 刘猛,李顺国,韩芳,夏雪岩,袁宏安,刘斐,赵宇. 2015

[2]高原鼠兔干扰强度对高寒草甸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 于成,贾婷婷,庞晓攀,郭正刚. 2016

[3]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的耦合协调研究-以哈尼梯田为例. 张爱平,张姣姣,张永勋. 2020

[4]发展有机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耦合关系研究. 王胜楠,章利华,徐秀娟. 2019

[5]中国玉米供需的耦合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与应对策略. 王森培,赵颖文,许钰莎,胡旭,李晓. 2023

[6]基于STUR收获机组适宜作业单元地块长度和面积耦合关系研究. 乔金友,李荣,张朋永,万盈贝,陈海涛,李文华. 2022

[7]叶尔羌河流域植被指数与地貌状况耦合度研究. 于涛,杨延梅,冯建中,白林燕,张沛,雒艺欣. 2019

[8]生态产业链与价值链视角下山东省循环农业耦合度分析. 杨玉苹,朱立志. 2017

[9]拉萨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侯亚红,冯永忠,任广鑫,杨改河. 2011

[10]功能植物的作用原理、方式及研究展望. 杨泉峰,欧阳芳,门兴元,戈峰. 2020

[11]祁连山土地利用情景下生态系统水源供给特征. 赵宇豪,党虹,叶苗,张玉凤,蒋晖,赵传燕,王超. 2018

[12]基于土地利用的内蒙古牧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2000-2015). 常虹,翟琇,石磊,刘亚红,谢宇,王洋,孙海莲. 2021

[13]基于IAD框架的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制度规则与启示. 王雨蓉,曾庆敏,陈利根,龙开胜. 2021

[14]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张蕾娜,刘芳. 2011

[15]非市场评估视角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王凯,谭春燕. 2020

[16]平武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分析. 黄晋宇,王思,邓超,杨健,黄平. 2021

[17]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邢世和. 2009

[18]长江上游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韩紫薇,林叶彬,蒋玉爽,周延. 2022

[19]基于需求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唐秀美,刘玉,任艳敏,周艳兵. 2021

[20]稻鱼共生系统的低碳渔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基于温室气体减排视角. 岳冬冬,王鲁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