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宁酸对不同pH茶园土壤中活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有健
作者: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罗毅;胡善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单宁酸;茶园土壤;活性铝;土壤;pH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4 年 22 卷 01 期
页码: 22-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集云南省普洱市和江西省南昌县两地典型的茶园土壤,通过添加HCl和Ca(OH)2调节土壤pH,研究不同pH(3.0、3.5、4.0、4.5)茶园土壤添加0.4 mmol·kg 1、2.0 mmol·kg 1、4.0 mmol·kg 1、8.0 mmol·kg 1、12.0 mmol·kg 1单宁酸后,活性铝形态交换态铝(Al3+)、单聚体羟基铝[Al(OH)2+、Al(OH)+2]、酸溶无机铝[Al(OH)03]和腐殖酸铝[Al-HA]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单宁酸添加量为0~0.4 mmol·kg 1和0~2.0 mmol·kg 1时,江西南昌和云南普洱茶园土壤中交换态铝随土壤pH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羟基态铝、酸溶无机铝和腐殖酸铝呈逐渐上升趋势;当单宁酸浓度增至2.0 mmol·kg 1以上时,随土壤pH的增加,单宁酸对活性铝释放的抑制作用增强,各形态活性铝含量都较低,且不同pH处理土壤间的差异不显著。0~20 cm土层土壤与20~40 cm土层土壤变化规律大致相似,总体上看,下层土壤活性铝总量高于上层。云南普洱茶园土壤活性铝总量明显高于江西南昌的茶园土壤。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层土壤中,pH与羟基态铝、腐殖酸铝、土壤酸碱缓冲容量(pHBC)呈正相关(r=0.796,P<0.01;r=0.960,P<0.01;r=0.852,P<0.01);pHBC与交换态铝、羟基态铝呈负相关(r=0.904,P<0.01;r=0.645,P<0.05),而与腐殖酸铝呈正相关(r=0.795,P<0.01)。同时,单宁酸加入浓度为0~0.4 mmol·kg 1时,土壤pH明显上升,之后随着单宁酸加入浓度的增加土壤pH持续下降,土壤pH(YpH)与单宁浓度(CDN)在此阶段基本符合方程:YpH=0.04CDN+3.82(R2=0.95,P<0.01)的线性变化趋势,在单宁酸浓度达到8.0~12.0 mmol·kg 1时,土壤pH基本不再变化。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皖南茶园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与土壤pH和植茶年限的关系.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吴新荣,胡善国,孙力. 2013
[2]添加含钙化合物对茶园土壤pH及有效氟的影响. 张永利,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孙力. 2013
[3]pH和肥料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 沈晨,范利超,韩文炎. 2017
[4]不同施氮量对两种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和pH值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 2015
[5]苏、浙、皖茶区茶园土壤pH状况及近十年来的变化. 马立锋,石元值,阮建云. 2000
[6]改土措施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总盐含量和pH的影响. 王伟伟,施士争,隋德宗,郑纪伟. 2017
[7]甘南高寒草甸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刘旻霞,马建祖. 2012
[8]烟台高新区沿海土壤理化分析. 刘文光,李云芝,刘惠芬,衣葵花,郭洪恩. 2017
[9]土壤pH对汞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窦韦强,安毅,秦莉,林大松,曾庆楠,夏晴. 2019
[10]连续5年配施有机肥茶园土壤活性铝含量变化状况. 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李刚,翁伯琦. 2019
[11]生物质炭对橡胶园土壤酸度及交换性能的影响. 吴敏,韦家少,孙海东,何鹏,吴炳孙,高乐. 2017
[12]pH对土壤及其组分吸附和解吸镉的影响研究进展. 张会民,徐明岗,吕家珑,李菊梅,刘红霞. 2005
[13]溶液pH对红壤吸持磷机理的影响. 陈铭,刘更另,孙富臣. 1995
[14]广西桂南蔗区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分析. 黄金生,周柳强,谢如林,刘永贤,谭裕模,谭宏伟. 2014
[15]有机种植方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沈星荣,汪秋红,胡强,王东辉,傅尚文,韩文炎,李鑫. 2024
[16]桂中南柑橘园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刘敏竹,易晓曈,杨超,陈香玲,付行政,李果果,彭良志,陈东奎,廖慧红,黄其椿,淳长品,赵洪涛,曹立,何义仲,凌丽俐. 2022
[17]土壤调理剂对雷笋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吴辰晨,吴健平,傅庆林. 2022
[18]茶园土壤细菌丰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韩文炎,王皖蒙,郭赟,杨明臻,贾仲君. 2013
[19]不同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与评价. 冯慧敏,孔德庸,李海渤,苗立新,陈晓远. 2021
[20]茶园土壤NO_3~--N含量与净硝化速率的研究. 韩文炎,徐建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红茶酥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作者:廖珺;苏有健;陈琴;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陶涛
关键词:红茶酥;加工工艺;感官评定;功能成分;贮藏性能;消化特性
-
不同摊放环境下茶鲜叶失水的变化规律
作者:廖珺;方洪生;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茶鲜叶;摊放温度;摊放湿度;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响应面预测模型
-
茶多酚对面包纹理结构的影响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茶多酚;面包;感官评价;气孔特性;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
-
新疆边境地区蜱携带梨形虫种类的分子鉴定
作者:仇晓飞;林汉亮;罗金;马力克·艾则孜;康逢义;倪军;罗毅;刘文阁;马站;任巧云;曹润来;谭阳春;张高峰;刁沛文;王奇林;刘佩雯;关贵全;罗建勋;殷宏;徐庚全;刘光远
关键词:蜱;梨形虫;分子鉴定
-
绿茶滋味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方洪生;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绿茶滋味;品质调控;茶树品种;栽培环境;加工工艺;贮藏条件
-
茶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
作者:方雅各;苏有健;廖万有;张永利;罗毅;孙宇龙;廖珺;王烨军
关键词:茶园土壤;N2O;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影响因素;减排措施
-
冲泡模式对祁门红茶主要生化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亚芹;王辉;周汉琛;胡善国;黄建琴;雷攀登
关键词:祁门红茶;冲泡模式;品质成分;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