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倒伏性相关形态性状的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冬梅

作者: 范冬梅;杨振;马占洲;曾庆力;杜翔宇;蒋洪蔚;刘春燕;韩冬伟;栾怀海;裴宇峰;陈庆山;胡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倒伏性;QTL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2 年 13 卷 15 期

页码: 3029-30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定位大豆倒伏性相关形态性状的QTL为培育抗倒伏性高的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业大学大豆品系东农594为父本及其F2:16—F2:18的重组自交系的147个株系为试验材料,164个SSR引物经亲本筛选后用于群体扩增,并构建遗传图谱。在三年两个地点对大豆的主茎节数、茎粗和茎秆重性状进行调查及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6个主茎节数QTL,分别位于A1、B1、C2、D1a、D2、F、G、H和N连锁群上;检测到10个茎粗QTL,分别位于A1、B1、C2、D1a、E和G连锁群上;检测到15个茎秆重QTL,分别位于A1、A2、C2、D1a、D1b和G连锁群上。在得到的这些QTL中,2种算法都能检测到5个主茎节数QTL,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8.6%—27.0%;1个茎粗QTL,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9.0%—11.0%;6个茎秆重QTL,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6.0%—39.0%。在2年以上能被检测到3个主茎节数QTL,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8.0%—60.2%;2个茎秆重QTL,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10.0%—23.0%;2年以上未重复检测到茎粗QTL。【结论】通过比较定位的主茎节数、茎粗和茎秆重QTL,发现这些性状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相关性。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倒伏性相关形态性状的QTL分析(英文). 范冬梅,杨振,马占洲,曾庆力,杜翔宇,蒋洪蔚,刘春燕,韩冬伟,栾怀海,裴宇峰,陈庆山,胡国华. 2012

[2]大豆倒伏性对耐密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赵海红,李于,郭美玲. 2019

[3]大豆种质的倒伏性调查及其相关农艺性状分析. 周蓉,涂赣英,沙爱华,王贤智,张小娟,周新安. 2007

[4]大豆倒伏性相关QTL 的整合及Overview 分析. 刘硕,郭勇,罗玲,邱丽娟. 2014

[5]大豆种质倒伏性遗传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梁江,韦清源,陈文杰,曾维英,汤复跃,陈渊. 2012

[6]大豆倒伏性相关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 刘硕,郭勇,罗玲,邱丽娟. 2014

[7]大豆倒伏性相关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 刘硕,郭勇,罗玲,邱丽娟. 2013

[8]高低两种密度条件下耐密植优异大豆种质鉴定. 张勇,胡凯凤,王磊,孙旭红,李明雪,杨兴勇,吴丽丽,宋继玲,丁凯鑫. 2024

[9]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10]大豆脂肪酸含量的QTL分析. 苗兴芬,朱命喜,徐文平,丁俊杰,于凤瑶,于永梅,杜升伟,刘春燕,陈庆山,胡国华. 2010

[11]大豆耐旱选择群体QTL定位. 李灿东,蒋洪蔚,刘春燕,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邱鹏程,张闻博,宋英博,栾奕娜,陈庆山,胡国华. 2011

[12]大豆QTL作图群体与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李灿东. 2014

[13]大豆耐旱选择群体基因型分析与株高QTL定位. 李灿东,蒋洪蔚,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陈庆山,胡国华. 2011

[14]大豆二粒荚库容含量的多年QTL分析. 杨振,沈岩茹,韩冬伟,刘春燕,蒋洪蔚,陈庆山,胡国华. 2011

[15]大豆耐旱选择群体叶片持水能力QTL定位. 李灿东,苗兴奋,蒋洪蔚,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刘春燕,邱鹏程,张闻博,栾奕娜,陈庆山,胡国华. 2011

[16]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魏荷,王金社,卢为国. 2015

[17]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对套作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文杰,汤复跃,韦清源,郭小红,梁江,陈渊. 2019

[18]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分析. 潘存红,李爱宏,陈宗祥,吴林波,戴正元,张洪熙,黄年生,陈夕军,张亚芳,左示敏,潘学彪. 2009

[19]水稻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及遗传研究. 李金华,王丰,廖亦龙,柳武革. 2009

[20]正常与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胡颂平,梅捍卫,邹桂花,刘鸿艳,刘国兰,蔡润,李明寿,罗利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