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叶植株为砧木的大豆再生芽嫁接快繁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晓叶
作者: 陈晓叶;许鑫;张春蕾;袁珊;陈福禄;蒋炳军;武婷婷;辛大伟;孙石;陈庆山;韩天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再生芽;生根;子叶植株;嫁接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1 期
页码: 36-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组织培养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再生芽不生根、生根少、根系易污染以及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低、生长不良等问题,严重制约大豆遗传转化效率的提升.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以只有子叶、下胚轴和根系的"子叶植株"为砧木,以组织培养产生的再生芽为接穗,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大豆再生芽嫁接快繁技术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以出苗后4~6 d的大豆子叶植株为砧木,以不生根、生根少或根系污染的再生芽为接穗,构建嫁接复合体,再生芽的成活率达到79.8%±4.9%.此外,将再生芽分成2~3个茎段,分别做接穗创制以子叶植株为砧木的嫁接植株,其繁殖种子总数(234.5±39.1粒)较通过组织培养系统得到的单个植株(83.7±13.2粒)提高1.8倍.综上,本研究提出的以子叶植株为砧木、再生芽为接穗的嫁接方法省去了再生芽生根过程,能够有效解决大豆组织培养过程中再生芽不生根、生根少和根系易污染等问题,提高再生芽的成活率,缩短再生芽的繁殖周期,扩大再生芽的种子产量,进而显著提高再生芽的繁殖系数.该技术对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实现再生植株的工程化快繁具有重要意义,对解决其它双子叶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再生芽生根困难问题、提高遗传转化效率也具有借鉴价值.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无糖培养条件下三种大豆组培苗生长差异研究. 刘水丽,杨其长. 2007
[2]基于嫁接评价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对籽粒产量的贡献. 李盛有,曹永强,王昌陵,张立军,武丽石,张丽,陈艳秋,王文斌,宋书宏. 2020
[3]基于嫁接技术评价不同耐旱型大豆根系对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李盛有,孙旭刚,王昌陵,曹永强. 2020
[4]大豆嫁接体系中砧木或接穗保留叶片数对接穗生长发育的影响. 贾贞,吴存祥,王妙,孙洪波,侯文胜,蒋炳军,韩天富. 2011
[5]用于大豆根冠关系研究的嫁接方法. 曹晓宁,孙石,吴存祥,韩天富,杨文钰. 2013
[6]新疆海岛棉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和芽的分化. 李仁敬,孟庆玉,魏良民,孙严,危晓薇,党兆男,于喜凤. 1993
[7]杂交中稻抽穗后再生芽生长与头季稻茎鞘物质积累的关系. 熊洪,洪松. 1997
[8]甜瓜再生芽高效诱导方法的研究. 王建设,陈杭. 1999
[9]杂交中稻收割前再生芽死亡机理及其调节. 熊洪,赵甘霖,洪松. 2000
[10]适合4种特殊桑种质资源无菌幼苗茎段继代和生根培养的培养基筛选. 魏佳,朱燕,林天宝,刘岩,计东风,吕志强. 2015
[11]非洲菊离体培养瓶内诱导生根的研究. 王春彦,高年春,张效平,曹荣祥,邵和平. 2003
[12]生长素的种类和浓度对红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赵卫国,石岭,高雷,莫东发,张正伟,成正,李真和,赵华,罗凤霞. 2007
[13]牵牛花扦插繁殖的初步研究. 姚悦梅,王建华,潘跃平. 2015
[14]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石,杨兴玉,陈秀龙,陈丽娜,李静,林希昊. 2015
[15]菜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韩启厚,古瑜,于海龙,李玉珍,刑堃. 2015
[16]一品红快繁技术研究. 张庆良,林霞,黄建,张旭乐. 2004
[17]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石,杨兴玉,陈秀龙,陈丽娜,李静,林希昊. 2016
[18]红叶石楠‘红罗宾'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张琼,王勇,高年春,周影,曾燕楠,朱儆元. 2009
[19]小叶矮生型广玉兰嫩茎段离体培养方法. 王水燕,陆锦明,朱天华,徐劲松,朱逸敏,汤桂钧,殷丽青. 2017
[20]不同基质对火龙果扦插的影响. 郑伟,蔡永强,王彬,彭玉基,李兴忠.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方法建立及耐盐大豆资源筛选
作者:刘欣玥;郭潇阳;王欣茹;辛大伟;关荣霞;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
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下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淑军;李冬初;韩天富;黄晶;刘立生;王晓辉;张会民
关键词:稻草;紫云英;水稻;施钾量;产量;钾素盈余量;土壤钾素供应能力
-
大豆B类花器官特征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王曦昕;蒋炳军;袁珊;武婷婷;孙石;张亮生;韩天富
关键词:大豆;APETALA3;PISTILLATA;MADS-box;花器官特征基因
-
大豆GmBAS1基因的鉴定以及对大豆株型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晓睿;王影;邱丽娟;陈庆山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大豆;株型;遗传转化
-
麦秸覆盖还田对大豆耕层物理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吴宗声;徐彩龙;李瑞东;徐一帆;孙石;韩天富;宋雯雯;吴存祥
关键词:夏大豆;耕层温度;物理性质;产量
-
我国水稻的肥料贡献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亚贞;韩天富;曲潇琳;马常宝;都江雪;柳开楼;黄晶;刘淑军;刘立生;申哲;张会民
关键词:稻田;施肥;肥料贡献率;时空变化;土壤有机质
-
长期施肥下红壤玉米关键生育期氧化亚氮排放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宋毅;张璐;韩天富;申哲;李继文;李冬初;孟红旗;Ntagisanimana Gilbert;张会民
关键词:长期施肥;红壤;玉米季;氧化亚氮排放;土壤pH;有机碳;反硝化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