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处理下玉米根系干重空间分布动态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管建慧

作者: 管建慧;郭新宇;刘洋;刘克礼;王纪华;郭小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根系分布;种植密度;干物重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7 年 15 卷 04 期

页码: 105-108+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根钻挖掘法对不同密度处理下玉米根系干重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下,各取样点0~100cm土层内根系干重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灌浆期前后。在1/2行距处随着密度的增加,根系干重呈增加趋势变化;在1/2株距处,中密和高密处理差异较小,但显著大于低密。在1/4行距处,根系干重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根系达到干重最大值后的下降过程均以高密处理的下降速度最快。不同取样点根系干重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情况为在大喇叭口期以前,根系干重最大值出现在10~20cm的土层内,而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系干重迅速下降;大喇叭口期以后根系干重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呈负指数曲线趋势变化。密度对不同取样点根系干重影响主要表现在0~40cm土层内1/2行距处拔节期各密度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小喇叭口期到灌浆期表现为高密>中密>低密;成熟期表现为中密>高密>低密。1/4行距处大喇叭口期以前各密度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从吐丝期到成熟期,中密和低密处理各土层的根重差异不明显,但均较高密处理的大。1/2株距处在大口期以前中密处理和高密处理各土层的根重无明显差异,但均较低密处理高,吐丝期以后各土层的根重则以中密处理最大,高密次之,低密最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根系的生长及其在土壤中的分布. 朱献玳,陈学留,刘益同,王忠孝,张建华. 1991

[2]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根系分布的影响. 杨云马,孙彦铭,贾良良,贾树龙,孟春香. 2018

[3]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的根系和光分布特征研究. 刘朝巍,张恩和,谢瑞芝,刘武仁,李少昆. 2012

[4]玉米不同品种根系分布和干物质. 梁文科,阎素红,王俊娟,杨兆生,张文生. 2003

[5]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的作物根系生长及水分吸收. 高阳,段爱旺,刘战东,王和洲,陈金平,刘安能. 2009

[6]玉米不同品种根系分布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研究. 梁文科,阎素红,王俊娟,杨兆生,张文生. 2003

[7]不同密度条件玉米根系性状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研究. 赵江,张怡明,牛兴奎,刘鑫,李少昆. 2011

[8]深松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 齐华,刘明,张卫建,张振平,李雪霏,宋振伟,于吉琳,吴亚男. 2012

[9]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根系分布规律研究. 刘朝巍,谢瑞芝,张恩和,刘武仁,李少昆. 2009

[10]深松方式对玉米根系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栗维,朱海燕,逄焕成,刘明,李玉义,金忠华,齐华. 2014

[11]陇单7号饲用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和方式初探. 李志明. 2011

[12]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3]桂中地区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杨武兴,刘永贤,秦祖臻,陈仁钦,黄家训,陆春燕. 2012

[14]玉米新品种迪卡008种植密度试验. 卢亚妮,牙祖韧,郭万生. 2009

[15]不同密度条件玉米株系间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金明华,李继竹,于铁,杨巍,杨伟光. 2009

[16]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17]玉米新品种郑单528适宜密度研究. 刘京宝,唐保军,赵霞,胡青妞,曹玉华,黄璐,夏来坤. 2010

[18]玉米灌浆至成熟期四种密度下子粒内含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王鹏文,刘鹏飞. 1997

[19]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亮,张宝石,王洪山,李钦德,付俊,杨海龙,常程,申卓. 2007

[20]数量遗传学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石明亮,薛林,程玉静,胡加如,陈国清,黄小兰,陆虎华,郝德荣,冒宇翔.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