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长链非编码RNAs与m RNAs联合分析半番鸭及番鸭胚胎期性腺发育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丽

作者: 李丽;章琳俐;辛清武;缪中纬;朱志明;邱君志;郝晓娜;黄勤楼;郑嫩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半番鸭;番鸭;性腺;不育;长链非编码RNAs;mRNAs

期刊名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729-7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筛选影响鸭胚胎期性腺发育的关键m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科学解释半番鸭性腺发育缺陷问题。采集半番鸭(BF1、BF2、BF3)和番鸭(F1、F2、F3)各3个雄性胚胎性腺组织并提取其RNA,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基因和lncRNAs,预测靶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最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从半番鸭和番鸭性腺组织中共筛选出1 109个差异基因;相对于番鸭,半番鸭中上调表达基因共857个,下调表达基因共252个,其中,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D1基因(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D1gene,AKR1D1)、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基因(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3 gene,17β-HSD3)和胆固醇侧链裂解酶基因(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 gene,P450scc)等可能与半番鸭性腺分化发育相关。同时,获得了733个显著差异表达的lncRNAs;相对于番鸭,半番鸭中显著上调的lncRNAs共660个,显著下调的lncRNAs共73个。靶基因预测分析显示,136个下调的lncRNAs和893个上调的lncRNAs可能参与差异基因表达并存在潜在的调控关系,其中,TCONS_00246198靶向17β-HSD3,TCONS_00229529靶向四次穿膜蛋白2基因(tetraspanin-2 gene,TSPAN2),说明以上lncRNAs可能通过靶向关键基因来参与鸭胚胎期性腺发育。qRT-PCR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和lncRNAs表达水平与转录组测序中的表达趋势一致,表明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的数据较为可靠。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试验结果发现,与IgG相比,TCONS_00246198富集水平达71.51倍,表明TCONS_00246198与17β-HSD3蛋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即两者可能存在靶向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了一批可能影响鸭胚胎期性腺发育的关键mRNAs和lncRNAs,推测差异lncRNAs可以调控差异基因的表达,为了解鸭胚胎期性腺发育差异及禽类性腺发育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S834

  • 相关文献

[1]半番鸭性腺发育关键基因17β-HSD3的克隆、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缪中纬,李丽,朱志明,章琳俐,郝晓娜,黄勤楼,郑嫩珠,辛清武. 2023

[2]半番鸭及番鸭性腺微生物区系差异分析. 李丽,章琳俐,辛清武,缪中纬,朱志明,邱君志,郝晓娜,黄勤楼,郑嫩珠. 2023

[3]半番鸭与番鸭精巢组织差异表达转录组测序分析. 李丽,缪中纬,辛清武,朱志明,章琳俐,庄晓东,郑嫩珠. 2017

[4]番鸭及半番鸭肉用性能的比较. 谢献胜,段修军,王丽华,周新民,卢炜,赵旭庭,张鸿,王健. 2005

[5]黑色素基因在半番鸭及番鸭不同羽色中的差异表达研究. 郑嫩珠,辛清武,缪中纬,朱志明,陈晖. 2013

[6]科学防治公猪不育的措施. 娜日娜,李峰,王盛男. 2013

[7]异性孪生不育研究进展. 宫昌海,马桢,韩春梅,艾布什,胡晓龙,沈波,孙献莹,武延风,高庆华. 2012

[8]洋葱不育性鉴定及组培扩繁研究. 潘美红,杨海峰,惠林冲,薛萍,缪美华,陈微,何林玉,陈振泰. 2018

[9]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性初步研究. 徐鹏,陶大云,胡凤益,李静,周家武,杨友琼,邓先能. 2003

[10]BMP15对卵巢功能的调节及对生殖的影响. 董传河,杜立新. 2008

[11]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研究进展. 陈成斌,梁世春,黄娟,徐志健,曾华忠,梁云涛. 2013

[12]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牙鲆不育的组织学观察及微卫星标记筛选. 张晓彦,侯吉伦,王桂兴,姜宏波,王玉芬,孙朝徽,于清海,刘海金. 2014

[13]从染色体数目和配对联会角度分析动物远缘杂交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杨童奥,杨雅涵,杨福合,邢秀梅,宋兴超,宋姗姗. 2016

[14]一个水稻雄配子不育基因MGA1(t)的遗传及表达特征分析. 陈睿,李清贤,于法科,杨绍华,刘华清,周淑芬,王锋. 2011

[15]影响水稻雌雄配子发育的基因图位克隆. 唐倩莹,吕凤,王启明,王倩,尤世民,柏文婷,郑海,王沛然,赵志刚,万建民. 2018

[16]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李生荣,周强,任勇,欧俊梅,雷加容,杜小英,何员江. 2017

[17]实夜蛾亚科的种间杂交研究进展. 郭予元. 2001

[18]不育公貂精液品质及DAZL基因分析. 刘琳玲,丛波,王雷,王桂武,刘宗岳,岳志刚,杨福合. 2015

[19]灭幼脲一号致粘虫成虫产卵不育的研究——室内不育研究部分. 赵文臣,焦惠生,张淑芬. 1986

[20]中国二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与展望. 赵昌平.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