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辣椒疫病的分子诊断及其病原菌群体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明英

作者: 杨明英;曹继芬;李向东;孙道旺;王源超;赵志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疫病;分子鉴定;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辣椒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9 年 03 期

页码: 297-3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2005~2007年分离自云南省辣椒疫病的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群体特征进行研究。PCR特异性扩增表明,引起云南辣椒疫病的病原菌是辣椒疫霉。交配型测定显示,234个云南辣椒疫霉菌株由A1、A2和A1A2(自育型)3种交配型组成,以A2和A1A2交配型为主。其中,A2占45.3%,A1A2占43.2%,A1仅占11.5%。大部分产区3种交配型共存,在田间进行有性生殖的可能性很大。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的200个菌株中,甲霜灵敏感菌株是主要菌系,占测定菌株的95.5%,中抗和抗性菌株比例较低,分别为2.0%和2.5%。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与甲霜灵的选择压力有关。云南辣椒疫霉群体组成较为复杂,A1A2交配型可能在云南辣椒疫霉的有性生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

分类号: S436.418

  • 相关文献

[1]云南省大理州烟草疫霉交配型及甲霜灵敏感性研究. 曹继芬,霍超,户艳霞,王新中,徐发华,赵志坚. 2019

[2]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组成分析. 彭化贤,席亚东,王晓黎,刘波微. 2013

[3]福建省辣椒疫霉菌群体结构表型特征分析. 兰成忠,刘裴清,李本金,陈庆河,翁启勇. 2012

[4]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李本金,吕新,兰成忠,赵健,陈庆河,翁启勇. 2008

[5]2013~2015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 吕文河,敖翔,吕典秋,闵凡祥,白雅梅,王晓丹. 2018

[6]云南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及其群体演替研究. 赵志坚,曹继芬,李灿辉,孙道旺,杨明英,王军. 2007

[7]野生蛹虫草菌株培养特性及子实体多糖含量比较分析. 柴林山,冯敏,徐冲,李剑梅,张疏雨,郭玲玲. 2020

[8]茶薪菇'赣茶AS-5'担孢子单核体菌株的交配型鉴定及菌丝生长速度. 彭新红,刘颖聪,陈绪涛,孙鹏,戴丹,胡佳,王振,戴建成,魏云辉. 2025

[9]甘肃省辣椒疫病菌交配型的测定和其地理分布的研究. 张海英,刘永刚,吕和平,郭建国,宋尚有. 2008

[10]辣椒疫霉交配型及其与对辣椒致病力的关系初步研究. 李萍,戚仁德,杨光红,许周典,高智谋. 2011

[11]辣椒苗期抗感疫病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雷阳,成妍,乔宁,焦彦生,苗如意,杨玉花. 2019

[12]辣椒93-100-17-1-0抗疫病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易图永,谢丙炎,张宝玺,高必达. 2004

[13]几个抗疫病性不同的辣椒材料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与比较. 易图永,谢丙炎,张宝玺,高必达. 2003

[14]乐都县辣椒种植规模、效益及疫病危害调查. 李松龄,张荣,蔡晓剑. 2005

[15]肉桂醛对辣椒生物量和品质影响及辣椒疫病防控效果初探. 薛延丰,陈健,张猛,闫志雄,石志琦. 2014

[16]60%百泰WG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张德咏,朱春晖,杨绍义. 2007

[17]β-氨基丁酸诱导甜(辣)椒抗疫病作用的研究. 谢丙炎,李惠霞,冯兰香. 2002

[18]利用生理生化参数评价肉桂醛浸种对辣椒种子萌发可行性初步研究. 陈健,张猛,闫志雄,石志琦. 2014

[19]河北省保护地辣椒成株期死亡病害及其病原鉴定. 张利军,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李宝庆,马平. 2010

[20]β-氨基丁酸诱导甜(辣)椒抗疫病作用的研究. 谢丙炎,李惠霞,冯兰香.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