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北部农村区域大气活性氮沉降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平

作者: 刘平;刘学军;骆晓声;吴庆华;刘恩科;韩彦龙;李丽君;白光洁;武文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活性氮;干沉降;湿沉降;朔州地区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17 期

页码: 5353-53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DELTA系统、被动采样器和雨量器在山西省北部生态脆弱区朔州的一个监测点通过一整年的监测试验,研究了该地区农村区域大气氮素干湿沉降的月际变化。结果表明:2011年该地区大气氮素湿沉降为12.43kgN hm~(-2)a~(-1),远低于华北平原大气氮素混合沉降的平均值28.0kg N hm~(-2)a~(-1),降水中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平均分别为1.24 mg N/L、1.27 mg N/L、1.26mg N/L。大气氮素湿沉降的年内分布不均,60%的沉降集中在降水较丰沛的4-10月份。试验区干沉降以氧化态氮(HNO_3NO_2和pNO_3~-)的沉降为主,氧化态氮的干沉降量是还原态氮(NH_3和pNH_4~+)的1.37倍,大气氮素干沉降总量为35.43 kg N hm~(-2)a~(-1)。总体来看,作为典型的干旱区,该地区氮的干沉降是湿沉降的3倍,氮素干湿沉降总量达到47.86kg N hm~(-2)a~(-1)。此外,硝态氮和铵态氮在雨水中呈线性相关,而在PM_(10)颗粒物中乘幂正相关;雨水中总碳和总氮呈线性正相关,而PM_(10)颗粒物中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鉴于朔州地区古城镇较高的氮沉降数量,应该对该地区输入农田的氮素环境养分引起足够重视。

分类号: X51

  • 相关文献

[1]我国雷州半岛典型农田大气氮沉降. 骆晓声,石伟琦,鲁丽,刘学军,莫亿伟,邓峰. 2014

[2]山西省太原市旱作农区大气活性氮干湿沉降年度变化特征. 刘平,刘学军,刘恩科,韩彦龙,李丽君,白光洁,许稳,吕薇,张强. 2017

[3]鄂西北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 刘冬碧,张小勇,巴瑞先,刘毅,范先鹏,张富林,熊桂云. 2015

[4]洱海流域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磷干湿沉降特征及影响因素. 郭树芳,许稳,翟丽梅,刘宏斌,雷宝坤. 2024

[5]长期施肥下黑土活性氮和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郝小雨,马星竹,高中超,陈苗苗,周宝库. 2015

[6]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麦轮作体系土壤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 陈洁,梁国庆,周卫,王秀斌,孙静文,刘东海,胡诚. 2019

[7]几种改良剂对酸性紫色土氮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丁馨茹,严宁珍,王子芳,谢永红,黄容,代文才,高明. 2024

[8]吉林省中部农田生态系统降雨湿沉降氮特征. 彭畅,牛红红,李强,朱平,张玉龙. 2015

[9]闽北果园生态系统大气氮湿沉降研究. 刘尔平,刘桂生,雷俊杰. 2012

[10]施肥和秸秆覆盖对成都平原区农田氮和磷流失的影响. 王宏,姚莉,张奇,林超文,刘海涛,罗付香,王谢,杨璇,翟丽梅. 2023

[11]四川盆地不同农作监测点氮磷湿沉降特征. 王宏,姚莉,张奇,林超文,刘海涛,陈红琳,翟丽梅. 2024

[12]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内穿透雨中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赵天雪,臧飞,李娜,杨建红,杨晓高,赵传燕. 2021

[13]华北平原大气氮素沉降的时空变异. 张颖,刘学军,张福锁,巨晓棠,邹国元,胡克林.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