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生核心种质中高油酸材料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小平

作者: 任小平;廖伯寿;张晓杰;雷永;黄家权;晏立英;陈玉宁;姜慧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核心种质;高油酸;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1 年 12 卷 04 期

页码: 513-5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代表花生基础资源的核心种质分析花生高油酸资源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花生核心种质中油酸含量高于57%的种质40份,主要分布在密枝亚种(普通型25份和龙生型8份),少数分布在疏枝亚种(珍珠豆型6份和中间型1份);除了10份资源来源于国外(ICR ISAT 7份,美国1份,日本1份和韩国1份),其他种质资源来源于中国12个省市。同时发现高油酸种质中3份资源的粗脂肪在55%左右,分别是Zh.h4094(油酸66.70%,粗脂肪54.99%),Zh.h4029(油酸63.50%,粗脂肪55.58%)和Zh.h4319(油酸59.70%,粗脂肪56.04%);基于植物学和产量性状分析,前5个主成份(PC)可以解释81.17%的变异。聚类分析表明,在阈值为0.1942时,可分为8个组。因此中国花生核心种质中高油酸种质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分布较广,高油酸种质的获得为花生高油酸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高油酸花生品种(系)ahFAD基因变异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瑾,李玉荣,程增书,陈四龙,宋亚辉,刘义杰,张朋娟. 2020

[2]高油酸含量花生品种的多样性分析. 胡晓辉,苗华荣,石运庆,白鑫,陈静,禹山林. 2013

[3]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树涛,刘志旺,张诗行,殷业超,董敬超,张宇,周文雨. 2023

[4]基于花生感官品质的核心种质资源构建. 于树涛,孙泓希,任亮,尤淑丽,王虹,于洪波,徐千惠,王传堂. 2020

[5]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与ICRISAT微核心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比较. 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黄家权,雷永,晏立英,廖伯寿,Hari D UPADHYAYA,Corley C HOLBROOK. 2010

[6]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鉴定. 吕建伟,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廖伯寿. 2010

[7]分子标记和近红外技术辅助选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花育66. 王秀贞,唐月异,吴琪,朱立贵,孙全喜,王志伟,宫清轩,徐建志,于树涛,房超琦,王传堂. 2016

[8]分子标记和近红外技术辅助选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花育662. 王秀贞,唐月异,吴琪,朱立贵,孙全喜,王志伟,宫清轩,徐建志,于树涛. 2016

[9]耐盐碱高油酸花生田间鉴定筛选研究. 苏江顺,王传堂,程学良,杨君,王志伟,彭浩,谭程友,邵俊飞,杨同荣. 2017

[10]高油酸新、陈花生所结种子的种用品质与营养品质研究. 张青云,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张建成,李军,刘峰,王豪. 2016

[11]辽宁高油酸花生种植技术. 张明威,于国庆,于树涛,于洪波,史普想. 2018

[12]花生硬脂酰-ACP酸脱饱和基因FAB2表达的分子机制. 刘浩,鲁清,李海芬,李少雄,陈小平,梁炫强,洪彦彬. 2019

[13]高油酸花生新品系丰产性与播种出苗期耐低温高湿田间评价. 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吴琪,王志伟,宫清轩,冯昊,杜祖波,李秋. 2019

[14]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阜花22的选育. 于树涛,于国庆,于洪波,王传堂. 2018

[15]高油酸早熟高产兰娜型出口小花生新品种花育665的选育. 王传堂,张建成,王秀贞,唐月异,吴琪,王志伟,杜祖波,李秋. 2019

[16]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冀花16号高产保优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贾新旺,程增书. 2018

[17]高产高油酸抗病花生新品种冀花19号的选育. 程增书,陈四龙,王瑾,宋亚辉,李玉荣. 2019

[18]高油酸花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金欣欣,王瑾,宋亚辉,程增书,李玉荣,苏俏. 2021

[19]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技术. 刘兵. 2021

[20]高油酸花生遗传选育的研究进展. 吕建伟,胡廷会,成良强,饶庆琳,王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