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皮预处理对滇牡丹种子吸水特性及萌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和桂青

作者: 和桂青;李兆光;侯志江;和琼姬;李燕;叶磊;杨文高;王蕊;袁文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滇牡丹;种子吸水特性;萌发情况;曲线回归;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2 期

页码: 97-99,104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种皮预处理滇牡丹种子的吸水特性及萌发情况.[方法]测定4种不同种皮预处理滇牡丹种子萌发过程的物理吸水曲线并拟合曲线回归方程,进一步观测该批种子在15℃温箱中的萌发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滇牡丹种子吸水到饱和所需的时间为144~216 h,浸泡时间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曲线;萌发情况以50℃热水处理的滇牡丹生根率最高,达93.33%,其平均根长、平均侧根数、平均芽长、侧根率、萌发率均在各处理中最高;平均根长与平均侧根数、侧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萌芽率与平均侧根数、平均芽长、侧根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种皮预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吸水率,减少种子浸泡时间;种子播前通过较长时间(144~216 h)的水浸泡可提高滇牡丹种子的生根率,宜采用50℃热水处理滇牡丹种子.

分类号: S722

  • 相关文献

[1]人工种子. 张宝红,丰嵘. 1992

[2]老化处理对不同活力玉米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振,邓杰,高树仁,樊景胜,连永利,曲忠诚,徐婷,赵佰仁. 2021

[3]不同取胚时期对葡萄杂交胚培养的影响. 潘俨,廖康. 2006

[4]基于曲线回归的肉仔鸡体组成及体组分间异速生长关系的研究. 李勇,蔡辉益,刘国华,杨志刚,常文环,张姝. 2010

[5]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萌发温度的研究. 田宏,刘洋,张鹤山,蔡化,王凤. 2009

[6]滇牡丹不同采种区种苗质量评价. 苏泽春,薛润光,和桂青,李兆光,王泽清,和寿莲. 2020

[7]覆盖处理对滇牡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李树发,蔡艳飞,宋杰,解玮佳,熊灿坤. 2018

[8]同质环境条件下滇牡丹表型变异研究初报. 苏泽春,李兆光,薛润光,和桂青,王泽清,和寿莲. 2020

[9]滇牡丹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任秀霞,张盈,薛璟祺,朱富勇,石丰瑞,王顺利,张秀新. 2015

[10]滇牡丹PdANR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杜春,平怀磊,王文治,张平芳,张怀壁,王娟. 2022

[11]滇牡丹天然群体的表型多样性. 李树发,蔡艳飞,张秀新,薛璟祺,熊灿坤,瞿素萍. 2016

[12]滇牡丹种群与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 张盈,徐迎春,张秀新,薛璟祺,张琪. 2009

[13]滇牡丹新品种'丽丹1号'. 和桂青,薛润光,李兆光,张泽涛,苏泽春,徐天才,和琼姬,侯志江,李建成. 2023

[14]不同薏苡品种(系)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申刚,刘荣,蒙秋伊,张显波,刘凡值. 2015

[15]魁蚶两个不同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吴彪,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邱梅,辛梅,李靖. 2010

[16]栽培因素对油菜茎、分枝产量形成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王华. 2000

[17]毛竹笋体内氮磷钾含量与氨基酸成分的关系. 朱元洪,孙羲,洪顺山. 1989

[18]4个油研品种的株型结构比较. 赵继献,任廷波. 2002

[19]苹果中酶活性与贮藏效果相关性的研究. 林向东,张琪,马丽,丁焰,李冀新,罗小玲. 2000

[20]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李波,许晶,刘虹,李素玲.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