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浓香型白酒大曲质量的小麦原料关键品质参数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朝苏

作者: 李朝苏;任勇;佟汉文;刘于斌;吴晓丽;李明;刘淼;郑建敏;吴舸;高春保;凌冬;唐清;张正刚;汤永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浓香型大曲;品种;施氮量;原料品质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3 年 008 期

页码: 35-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是制作白酒大曲的主要原料,明确优质大曲对小麦原料的品质需求对于专用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发极为关键。2018~2020年,选择4个代表性品种(川麦104、绵麦367、西科麦8号和蜀麦1671),设置6个施氮水平(0、45、90、135、180、225 kg/hm~2),在长江上中游麦区4个生态点(四川广汉、梓潼、西昌、湖北南漳)开展试验,评价了不同条件下出产的小麦原料的主要品质性状和制作的浓香型大曲质量。结果表明,年份、地点、品种对大曲感官指标及化学参数都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影响。2019年的大曲感官总评分较2020年高9.7%,四川广汉和湖北南漳点大曲感官总分均值分别为44.6和44.3(总分60),与四川西昌点(39.7)的差异达显著(P<0.05)水平。西科麦8号和川麦104感官总分均值分别为45.4和43.8,显著(P<0.05)高于绵麦367(42.2)和蜀麦1671(42.0)。施氮量对大曲感官评分的影响不显著。各处理的化学参数(酸度、糖化力、液化力和发酵力)测试值均符合“QB/T 4259-2011浓香大曲”要求的范围。不同统计方法下,与大曲感官评价有关联的小麦品质参数有所差异。和其他参数相比,样品粉碎度与大曲感官评分关系更为密切,对于感官评分≥45的样品,粉碎度25%、50%和75%的分位数值分别为70.5%、72.3%和73.8%。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容重、降落值和面团吸水率,且有中等偏高的粉质率以及适宜粉碎度的小麦原料适于大曲生产。

分类号: TS262.3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高产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影响. 史辛凯,于振文,赵俊晔,石玉,王西芝. 2021

[2]施氮量对不同大麦品种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刘玉春,沈会权,陈小霖,何如林. 2007

[3]威宁自治县夏播饲用油菜生物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钟伟,王婧泽,王涛,张林,吴宇瑶,代文东. 2024

[4]施氮量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翔,张新友,张玉亭,毛家伟,李刘杰. 2011

[5]品种和氮素供应对玉米根系特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程乙,王洪章,刘鹏,董树亭,赵久然,王荣焕,张吉旺,赵斌,李耕,刘月娥. 2017

[6]遗传、气象和栽培因素对烤烟茎叶夹角的影响. 马茹辉,张彦,李斌,杜传印,张艳艳,石屹,孙延国. 2023

[7]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徐凤娇,赵广才,田奇卓,常旭虹,杨玉双. 2012

[8]棉花新品种银山7号适密度及施氮量研究. 唐中杰,聂利红,谢德意. 2010

[9]稻菜轮作下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静,唐永群,文明,张现伟,甘兴友,刘代杰,李经勇. 2010

[10]浅析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莉娟,樊宁声,郭明明. 2017

[11]超迟播稻茬小麦播种量·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 季仁达,杨步琴,石广跃,赵晓斌,王伟中. 2017

[12]施氮方式对小麦扬麦20产量和氮肥损失的影响. 朱德进,宋亚,黄卉,王艳荣,宁运旺,张永春. 2017

[13]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杨和川,樊继伟,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谭一罗,苏文英,温以斌. 2018

[14]施氮量对小麦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2019

[15]施氮量对春小麦成熟期器官含氮量影响. 郑立龙,王世红. 2019

[16]施氮量对2个粒色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吕冰,范仲卿,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张保军,赵广才. 2017

[17]氮素施用量对新冬24号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雷钧杰,赵奇,陈兴武,赛力汗,郭顺堂. 2007

[18]测墒补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昌秀,吴复学,石玉,赵俊晔,于振文. 2017

[19]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培武,石玉,赵俊晔,于振文. 2018

[20]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冠层光截获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郭培武,赵俊晔,石玉,王西芝,于振文.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